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风雨桥里风雨情

2020-03-19 15:48:0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中国的西南方,有这样一座桥。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这就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像这样的风雨桥也有不少,它们就像一部文明史,记录了中国的文化传承,把不同的时代串联了起来。

独具特色的建筑

风雨桥,也被称为花桥、福桥,是侗族、瑶族、壮族、畲族等民族聚居地特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风雨桥正是伴着这些民族的发展而来。因为行人过往能在这里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中国北部造桥多用石头,而中国南部多雨水,森林资源丰富,因此,遇水架桥,木材便被普遍使用。

湖南安化多山也多水,于崇山峻岭间,随处可见溪涧与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桥为水而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域风格,再加上那条曾经繁荣了很长时期的茶马古道,造就了安化风雨桥古建筑群落的形成。

风雨桥的桥身是用木头制成的,纵横交错,结构精密,虽不用一钉一铆,却能抵御百年风雨的侵袭。

程阳风雨桥即是如此,它似桥似亭,又似楼似塔,桥身使用大小不等的杉木榫卯相连,未用一寸铁钉,却屹立至今。

在中国现存的风雨桥中,侗族建造的风雨桥别具一格。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会同时拥有风雨桥、鼓楼、吊脚楼这三种建筑。侗族人称自己的建筑艺术为“干栏”。《魏书·僚传》记载:越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意即房子。

与鼓楼、吊脚楼相比,侗族的风雨桥是侗族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每一座风雨桥都是亭、塔、廊、桥的完美结合。桥身的建造对力学的运用达到很高的水平,编连式木拱梁体系被建筑学家们称为“桥梁化石”。

在中国南方的村寨中,风雨桥不仅便于通行,而且也是一个村寨形象的重要载体,所以很多村寨都尽可能地把风雨桥建造得更大、更精美。

亮丽的人文风景

一座风雨桥,便是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走进一片陌生的土地,最先看到的往往是它的建筑。如果有机会进入侗乡,你也一定会被一座又一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所吸引,进而领略到侗族那具有神秘感的造型艺术与文化。

始建于1912年的程阳风雨桥,虽处深山之中,却集交通、民俗、艺术于一身。走近它,我们仿佛就能走进侗族文化的深处。

风雨桥的桥廊里通常会设有长凳,供路过的行人休息或凭栏远眺。有的还备有茶水,供行人解渴自饮。风雨桥还是当地人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宾迎客的游乐场所。

侗乡的风雨桥与闽东的廊桥属于一个谱系。但廊桥进入侗乡之后,由原来的通行与遮蔽风雨的功能,逐渐变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体。所以,如果不懂得风雨桥的真正含义,我们很难真正理解侗族的文化。

侗家人有一种说法,每一个人来到世间的时候,都必须经过一座桥。当一个人生下来后,巫师就会测算他(她)是从哪座桥来到阳间的。一旦确定了是哪座桥,这个人的一生便都要和这座桥的命运连在一起。桥破损了,要去维修;桥毁坏了,要去重建。每年的除夕之夜,侗家人都有祭桥的习俗,即祭祀自己的生命桥,这个仪式被侗家人亲切地称为“暖桥”。他们带上从自己穿过的衣服上抽出的一绺棉线、一小包茶叶和一点盐巴,安放在自己的那一座桥下。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我的家乡山水环绕,出门就是好风景。如果要用一个地标来介绍自己的家乡,那我会选择风雨桥。”风雨桥在很多当地人心中,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更是安放灵魂之所。

从历史走向未来

风雨桥,历经千百年风雨,如一股股文脉,穿越古今。

建造风雨桥在侗乡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雨桥的发展足可印证一个地区的发展史。风雨桥的修建经费来源于民间捐助,当国家安定和谐,物阜民丰时,修建的桥梁就显得宏伟气派;当兵荒马乱、经济凋敝时,所建的桥梁就显得简陋寒酸。

在中国的南部地区,有很多的风雨桥。从古至今,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出行的便利,从文化上讲,它们还是“活的化石”。

与深山中的风雨桥相比,位于湖北宣恩县城贡水河上的风雨桥则显得“时尚”。2002年,宣恩新风雨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静卧贡水河之上,成为宣恩县民族风情街的地标建筑。

这座风雨桥又称“文澜桥”,因“宣恩八景”的“贡水文澜”而得名。文澜桥桥面架“木屋”遮风避雨,两边设凳子供人们休息,这是一座风雨桥;两端均设石梯,托高桥面,又是一座步行桥;建筑起承转合,雕梁画栋,还是一座景观桥。

如今,以文澜桥为轴心形成的彩虹瀑布、亲水走廊等景观,已成为宣恩县城内一道亮丽的民族风景线,每天游人不断,参观者络绎不绝,同时,风雨桥还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群众的出行。

特别是在宣恩县城打造开放式4A级景区过程中,以文澜桥、鼓楼、墨达楼等为代表的民间建筑托起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给城市镌刻了独有的印记。

侗家人通常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人人都有一座生命的桥,修建一座风雨桥,就是将更多的生命接到人间;维护一座风雨桥,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命。

“风里雨里,我在风雨桥等你”,择一期风雨,在风雨桥上走一走,能够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家乡记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齐心抗疫,香港加油!
下一篇:春来黄河润兰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