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有丝分裂是国际上肿瘤药物开发的热点。如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的紫杉醇,通过靶向微管蛋白来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触发肿瘤细胞凋亡。但紫杉醇对正常细胞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
12月15日,厦门大学药学院张晓坤教授课题组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育细胞》上的一项创新成果,有望为靶向有丝分裂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策略。张晓坤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阐明“核受体RXR”能作为有丝分裂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并根据“核受体RXR”调控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增殖的新型作用机制,筛选获得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潜在抗肿瘤药物分子“XS060”。
从受精卵开始,人类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地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核受体是一类在细胞核中“工作”的蛋白,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会短暂消失,这些“员工”到哪里去、行使何功能,迄今还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张晓坤团队首次揭示了“核受体RXR”在细胞有丝分裂期,会借助磷酸化修饰的“外衣”,从细胞核移位到中心体上,发挥了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的功能。
研究团队还通过对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动物肝癌组织和临床肝癌组织大样本的分析发现,磷酸化的“RXR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异常活跃,表明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是个重要的靶点“开关”。
“发现并鉴别肿瘤细胞有别于正常细胞的特征,是当前开发高效低毒抗肿瘤药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张晓坤指出,针对“核受体RXR”在肿瘤细胞中的“工作”特征,张晓坤团队以筛选化合物库的方式,寻找到能够抑制“RXR蛋白”磷酸化的小分子化合物——“XS060”。该分子能够显著地把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期,最终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而且,“XS060”对培养的正常细胞和小鼠的正常组织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有望成为出色的抗肿瘤药物分子。(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洪昀谢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