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12月25日,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联合发布《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对我国制造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报告》显示,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仍处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第三阵列,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弱项。我国与制造强国质量效益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上,且该指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急速提升;此外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乏力的趋势也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发言中指出,发达国家多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作为本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优势项,而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发展的主要支撑力仍为规模发展,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业内人士强调,我们应该看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用电器五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四个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表示,制造业要长足发展,要落实各类资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提高用于制造业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
“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自2015年开始,两年滚动发布一次,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编制发布了两版“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各国政府、媒体和商会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对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