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你好!机器人!”让人工智能走近青少年学生

2020-12-24 10:45:24    中国网

在全球飞速发展下,世界各国均在部署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同样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政策,强调要在青少年阶段加强创新型科技教育的普及,为高精尖领域和产业输送人才。

近日,由大疆教育工程师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初版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基础教程》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进阶教程》正式发布,旨在为12-15岁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泛工科类领域的基础科普教材。

据介绍,该教程基于 RoboMaster EP教育机器人,内容包含机器人、编程、机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内容。从机器人相关知识切入,培养孩子对工程以及技术研究的兴趣,让孩子与真实世界建立连接,学习在产品制造、工程研发、对战竞赛背后的技术原理。丛书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技术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尝试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办法,达到发展创新意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其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基础教程》侧重于智能机器人部分,以“你好!机器人!”“头脑聪明的机器人”“四肢灵活的机器人”“摇头晃脑的机器人”“机智敏锐的机器人”五个项目学习单元展开,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规定的任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进阶教程》则侧重于人工智能教学部分,以“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能看懂标签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的机器人”“随声而动的机器人”“运筹帷幄的机器人”“精彩纷呈的机甲赛”等项目学习单元展开,让学生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涵义和基本原理,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及其运用,掌握应用特定技术和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均包含若干主题、任务、知识链接、拓展阅读和挑战练习内容。

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使之与大学相关课程形成一定的衔接,形成自下而上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在头脑中播下人工智能的种子,对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的实现,都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开发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出版,为更多的中小学生提供符合其年龄和学业水平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为人工智能教育增添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产品,为培养符合智能化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据悉,自2013年起,借助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技术实力,大疆教育至今已服务超过1000所学校、覆盖超过50000名师生。通过假期营与国内大学联合培养诸多优秀毕业生,已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更有当年的比赛参赛队员,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利用期间研发的专利,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相关公司。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
下一篇:AI技术赋能 下好服务业转型升级“先手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