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罕见天文现象“双黑洞吞噬恒星”

赵永新、吕骞、王梦晓、杨穆龙    2020-12-03 16:45:41    人民网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发现罕见天文现象:在一个河外星系中观测到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

 

超大质量双黑洞相互绕转系统瓦解恒星示意图。图片来自ESA/C.Carreau

据悉,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其他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以及北京大学。

据舒新文教授介绍,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天体,具有独特的时空结构,进入其视界面的所有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逃脱。当一个恒星运动到太靠近黑洞的位置时会被其强大潮汐引力撕裂瓦解,进而被黑洞吞噬,同时释放出短暂的剧烈电磁波辐射。这一现象,被称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对于一个本身就很难被发现的休眠黑洞来说,发生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每个星系每10万年才会发生1次。” 舒新文说,即便是经过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学家们也仅在少数几个活动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质量双黑洞,而能够捕捉到这种天文现象更是极为罕见。

舒新文教授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进行天文观测时留影。(受访者供图)

舒新文团队通过分析卫星观测资料,在一个距离地球约26亿光年之遥的星系中成功发现了双黑洞吞噬恒星的观测证据。这是迄今为止天体物理学家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这一发现不仅佐证了首次发现该天文现象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更为该项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价值和方向。舒新文表示,如何寻找和探测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是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相关探测和研究对揭露宇宙中最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长机制、宇宙引力波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乃至对宇宙及其基本物理规律的探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嫦娥五号已成功“钻取”月壤 正开展表面采样
下一篇:“校友创业”成解决科研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新路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