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数读“十三五”新成就

14、59.9%、60…… 科技创新加快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赵竹青    2020-10-19 11:00:45    人民网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仰望太空——“嫦娥”“玉兔”奔赴广寒、“天问一号”造访火星、“墨子”“悟空”环绕地球;

俯瞰大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港珠澳大桥”四通八达,“中国天眼”注目宇宙;

放眼远洋——“蛟龙”“海斗”深潜入海、“雪龙”破冰探秘南极、国产航母渐成体系……

回望过去五年,一朵又一朵的创新之花在空间、大地、海域上竞相绽放。

伴随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成真,每个人的生活也于细微处发生着悄然改变。5G迅速铺开,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新业态蓬勃生发,“上云用数赋智”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一针强劲的催化剂……“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全国,带动着社会经济生活向着未来加速奔驰。

中国5G建设实现从“并跑”到“领跑”新跨越。(周頔 摄)

“14”:从“并跑”到“领跑”的新跨越

第14名!

2019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跨越门槛,升至第14名,2020年,这一排名继续巩固。而在2015年,中国还仅排在第29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是评价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这一指数位列前15名,就可以被认为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榜单的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变化的不止是排名。2019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2.2万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相比2015年的1.4万亿元、6.3件,几乎都翻了一番。

数字的跳动,映照出这5年来,中国稳重而坚定的创新脚步。随着一座座创新丰碑在世界的东方拔地而起、磅礴屹立,中国正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历史的沧桑巨变,简单直接地投射在了一块小小的屏幕中。近年来,全国人民的手机网速共同实现了一场大型“飞跃”。“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这一变化,清晰勾勒出我国科技能力“一步一个台阶”的成长路径。而科技创新,则起到了主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率先实现5G商用,将科技创新的硕果一举捧至百姓眼前,成为人人都可享受的“红利”。这是顶层设计前瞻布局的结果。瞄准移动化大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全面实施,通过对系统、芯片、终端和仪表等产业链环节的“各个击破”,使得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从算法、技术、标准、产品到应用的全面升级。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下,我国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等基础前沿课题上,以及天然气勘探开采、特高压输电等重大民生工程方面,奋勇超越,实现领跑,昂首走在了世界前列。

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大小小科技成果“井喷”的背后,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也正在变得更加成熟定型。科技计划管理、成果转化和评价激励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改革政策加快出台落地,“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改革持续深化,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图片来源:新华社)

“59.5%”:科技创新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上市企业179家,募集资金2678亿元——科创板,这位资本市场的“新生儿”在万众瞩目中翩然而至,翻开了中国创新史上的新一页,并在一年多后,交出了闪亮的成绩单。

科创板的温度,展示着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度。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2020年实现60%的目标,也已经胜券在握。

放眼望去,这些年,载人航天、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绿色能源……创新的脉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感知。

天宫、嫦娥、C919大型客机等高端装备创新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实现量产,办公软件、智能图像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初步形成全球先进解决方案,国产软硬件产品实现了从“不可用”到“可用”的重大跨越,并加速向“好用”迈进;民机铝材、高强碳纤维、抽芯铆钉、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等一批基础领域瓶颈短板得到初步缓解……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屹立于21世纪的潮头,中国人要圆“中国梦”,科技创新当仁不让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引擎。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实现“脱贫致富”梦,有科技创新的身影,为脱贫攻坚贡献了独特力量;专项课题、数据研究、创新产品……在“碧水蓝天”梦中,也有科技创新的身影,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强大的支撑;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守卫“健康中国”梦,依然有科技创新的身影,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武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举行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某创新创业大赛上,选手在介绍“虚拟舵面”射流飞控技术原理。(图片来源:新华网)

“60”:创新正在融入每个人的血脉

数据显示,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就有60人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过30%。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正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体现出巨大的价值。五年来,科技与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支撑引领民生领域创新发展。与此同时,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也在逐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基地……各类创新主体充满内生活力,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形成,创新链条有机衔接。我国正逐步由人口大国向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这离不开国家对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五年来,科技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持续推进人才交流合作,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机制不断成熟,科技开放合作全方位深化。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进一步夯实伦理、学风、诚信建设,及时开展撤稿事件、学术不端、“论文工厂”等科研作风学风重大案件查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采取“一票否决”的态度。

科研小环境日渐向好,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也在日益优化。相应的政策不断完善、金融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机制持续加强,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少数人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面向全民的科普行动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稳步提升,到2020年底预期可实现10%的发展目标。

未来,随着新旧动能的转换、“双循环”的构建,科技创新的力量将愈加凸显。正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科技要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起到核心支撑作用,真正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助力“健康中国”,海洋成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下一篇:信息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