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航天科技九院771所成立55周年:创新创业谱新章

刘岩 赵昱 韩晶    2020-10-15 16:57:05    中国航天报

1965年10月,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中国科学院身上——为我国战略洲际导弹研制制导微型数字计算机,代号“156工程”。接到任务后,中国科学院所属6个研究所的科技精英,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汇聚北京中关村,组建了“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这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71所的前身。

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771所已经成长为国家唯一一个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主要从事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三大专业的研制开发、批产配套、检测经营,是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先驱和主力军。

苦练内功,三次创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顾九院771所5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次创业期。

第一次创业,从1965年到90年代中期,是从成立到成为国内微电子和计算机领域“名所”的阶段。

那时,所内上下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北京中关村和陕西临潼两地开创了“灯火辉煌156”“战天斗地324”的创业佳话。1969年底,完成了从北京到临潼的搬迁。1971年,其设计制造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增量计算机在远程运载火箭首飞试验中一举成功。此后,该所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多种型号专用计算机,覆盖了多种任务类型。80年代,紧跟国家需求,771所承担的任务逐渐延伸拓展,研制领域扩展至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及宇航探测,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转移。

第二次创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5年,是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大所”的阶段。

1993年,771所和691厂合并,组成了新的771所。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地跨西安、临潼四区五地,职工人数超过7000人,经济总量年收入超过20亿元,净利润达到2亿多元,完成了再铸辉煌的“二次创业”,奠定了国家队“大所”地位。

第三次创业,从2015年到现在,771所全面启动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战略,在第三次创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这5年,该所充分利用整机与电路相结合、集成电路与混合电路相结合、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实现了核心技术由跟踪发展向原始创新转变、集成技术由平面集成向立体集成转变、技术创新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产品形态由单机配套向系统集成转变、发展模式由航天专用向高技术融合转变,逐步形成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格局。

科技驱动,创新发展

近年来,过硬的能力保障、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使771所逐步成长为自主、创新、可信赖的航天品牌,用品质书写着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及型号飞行试验零失误的成就。

55年来,该所以振兴民族微电子与计算机核心基础产业为己任,以解决型号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保障性为重点,充分发挥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三大产业相结合的优势,持续提升型号装备的基础核心保障能力。

具体而言,该所计算机产业形成了服务于航天型号与装备的箭、星、船、器和地面测发控的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完整产业体系;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包含研发设计、工艺制造、先进封装、测试筛选与失效分析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混合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集系统设计、先进基板制造、多芯片微纳集成、测试筛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20年,771所依据“十四五”战略发展纲要,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基础前沿和探索研究、促进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形成独特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成立了研发创新中心。该中心立足基础、前沿、探索、颠覆性技术方向,在集成电路先进工艺、新一代航天处理器、微系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同时,结合事业部级研发团队,该中心构建了前沿研究和产品研发的两级技术创新体系,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奠定基础。

实力是发展成果最好的证明。在55年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中,一代代人不懈努力,先后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励117项,其中近十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5项。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具体而言,771所牢牢把握科研生产中心任务不动摇,积极推进“融入式、科学化”党建新格局的探索实践;紧抓党委委员和基层书记的两级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的目标;为使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委积极推动制度、考评和能力三大体系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多年来,771所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企业培训体系建设,逐步建成了一支由优秀管理人才、科技精英和能工巧匠组成的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

今天的771所,拥有在职职工500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77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涌现出了包括全国劳动模范、“百位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罗健夫,中科院院士沈天慧、沈绪榜,新时期敬业奉献楷模刘从新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精英和模范人物。

始终秉承“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771所先后形成了“团结、献身、求实、创新”的骊山精神,“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的罗健夫精神,以及“融合、创新、拼搏、一流”的771所精神。靠着这些精神,771所一代代航天人无悔于青春年华,无怨于峥嵘岁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一个个骄人成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迈向“氢”时代,2020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定州召开
下一篇:2024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分三步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