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多学科研究推动肺癌诊疗,快速精准检测路径打造“中国速度”

2020-10-15 16:55:07    人民网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国际顶级肺癌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9月25日发表文章显示,中国肺癌按世界标准人口计算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35.92/100000,死亡率估计为28.02/100000,2015年约有63万名肺癌患者死亡,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700余人死于肺癌。如何优化诊疗流程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为临床关注焦点。

从临床角度出发,发现临床痛点,找到解决方法,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陈昶教授团队这些年一直在胸外科肺癌领域精准治疗上孜孜以求。继2016年至今,陈昶教授团队已连续三年在肺癌精准治疗上获得重量级奖项。今年8月,由陈昶教授领衔完成的《临床导向的多学科研究互促与过程迭代对肺癌诊疗的推动及策略推广》再次荣获2019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该项目基于肺癌的临床诊治需求,开展多学科研究,通过学科互促和诊疗策略的迭代更新,革新肺癌的诊疗路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存质量。

“在肺癌诊疗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胸外科与肿瘤内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等科室都有交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密切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这次申报上海医学科技奖正是基于此而展开。临床导向的多学科研究互促,不仅能够给予患者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更可以提升学科间整体的治疗水准。”陈昶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

快速精准检测路径,打造肺癌诊疗“中国速度”

日间手术“肺科模式”,便是上海市肺科医院多学科互促的一个重要成果。

陈昶教授谈到,早年肺部手术创口较大,即使是肺部部分切除伤口至少在15厘米以上,患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出院。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切多切少都不可以,需要平衡极致微创与肿瘤根治需求,建立肺癌精准外科治疗体系。得益于肺部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精准化快速诊疗路径的构建,医院在国内首创胸外科日间手术模式,为其他医院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胸外科日间手术“肺科模式”。

陈昶教授介绍,要实现日间手术模式,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术前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充分地评估,只有掌握完全的信息,才能对手术情况有所把握。其次,要在技术和设备上有所保障,并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医院开发的单孔胸腔镜技术,使原来需要30多厘米切口的手术,只需要3~5厘米就可以完成,患者手术创口小,自然可以更快出院;制定精准方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细致地判定,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再者,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其他辅助部门要配合到位,手术中间不能发生任何插曲。此外,要让患者和家属对整个流程有充分的认知。

“患者术前在门诊检查评估后,适合的患者可以前一天来到医院,第二天手术后,第三天就可以出院;甚至有些患者当天来到医院,下午进行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陈昶教授介绍。通过建立这样的肺癌分子分型快速精准检测路径,可以使初诊患者从入院到确立治疗方案的时间大大缩短,在欧美国家,通常需要14个工作日以上,但在此路径下只需4个工作日便可完成,被国际同行赞誉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

液体活检筛查系统,筛选早期肺癌标记物

一滴血检测癌症,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上海市肺科医院基于肺癌早筛需求,建立液体活检筛查系统,筛选出早期肺癌自身抗体诊断分子标记物,并将这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全国首个基于自身抗体的肺癌早筛试剂盒。

“液体活检的原理是通过液体状态的体液,从中找到一些肿瘤细胞分泌物质或肿瘤细胞的细胞残骸、DNA、RNA等,再通过检测其中的目标片断形成检测的综合方法,进而评判肿瘤的可能性或肿瘤类型。”陈昶教授介绍,目前液体活检筛查系统准确性已超过80%,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传统方法的诊断率提高很多,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发展,可以对液体活检筛查系统进行更好的排列组合,真正实现“滴血认癌”的前景。

多模态术后复发预警体系,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获益

为追求患者术后最大生存获益,上海市肺科医院还建立起多模态术后复发预警体系。

所谓预警体系,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结出的患者身体情况、病灶特征、治疗特点等,构成疾病未来转移或复发的概率。该体系包括数量繁多的要素,因此要在其中选择相对简化、可操作的一些要素。多模态术后复发预警体系选择了其中几个模块的参数,如病理学、影像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病情分期等,根据不同模块所起的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将最后得到的分值相加,分值越高,出现转移或复发的概率相对越大。

“通过建立起多模态术后复发预警体系,对患者生存曲线值进行大致描绘,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的转移情况和转移时间,在转移或复发前,提前进行及时地干预,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进而让一部分患者免除复发。”陈昶教授谈到。(记者 齐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七期钱学森论坛深度会议举办 航天院士专家共话初心使命
下一篇:“数字福建”建设20周年 智能制造助力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