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院士专家齐聚 跨界交流共谋空天动力新发展

2020-09-21 10:07:22    光明网

9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41届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市召开。

作为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0)》项目之一,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以“新发展、新需求、新机遇”为主题,立足于国内外空天推进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运作,致力于促进空天推进技术领域跨界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新发展迎来新需求

为打造空天动力领域特色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期间同时举办第五届空天推进技术展会和2020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首次成功打造空天动力领域会、展、赛“三位一体”的产学融通交流平台。大会设立1个主论坛和14个分论坛,开展有利于空天推进技术发展、创新创业团队成长的互动交流性活动,分享空天动力领域进步成果,探讨相关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思想和新理念。

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大会主办方代表、国际宇航联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冯志高,南京市溧水区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夏云分别致辞。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主席团成员、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所长凌文辉主持大会开幕式并做主题报告。

单忠德表示,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自成立以来,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聚集科技界、产业界优势力量,围绕航空发动机领域重大需求,深入推进空天动力领域跨界交流与产学融合,助力我国空天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成员单位、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主管单位,负责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集团公司代表冯志高表示,中国航天科工愿与国内空天动力领域的各位同行和朋友一道,敞开心扉、精诚交流、通力合作,共同为塑造我国空天动力领域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空天动力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会上,9位空天动力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先后作主题报告,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航空航天动力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多角度探索各研究领域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届《推进技术》奖励基金颁奖仪式,表彰在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学术活动中表现杰出的作者。

展会上,60余家单位参展交流,各参展单位聚焦空天动力研发、生产、使用等全产业链技术与产品成果,进行了深度对接与交流,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紧密合作与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作为我国重要的空天动力领域交流平台之一,本次大会面向空天动力发展重大需求和世界空天动力发展前沿,聚焦空天动力技术与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关注技术驱动和开放创新,构建空天动力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空天动力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协同发展。

新需求带来新机遇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8日,大会陆续迎来14个分论坛。与大会主论坛不同,分论坛聚焦空天动力产业细分领域及上下游配套衔接,进而以更微观的视角来观察整个空天动力行业。

围绕航空燃气涡轮推进技术、冲压及组合推进技术、固体推进技术、液体推进技术、特种及新型推进技术、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发动机热管理技术等专业方向,近90位专家作分论坛主题报告,300余位投稿论文作者参与现场交流。本次会议还首次设立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领域青托人才学术论坛,为航空发动机领域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为首届举办,本届大赛以“合作共赢 重启共生”为主题,旨在激发空天动力领域创新动力与活力,促进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打通服务空天动力领域项目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自7月启动以来,大赛受到产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吸引200余位创客代表参赛,20个最终入围决赛的项目选手现场激烈角逐。

为鼓励空天动力联合会议交流活动中的杰出贡献者,会议组织优秀论文评选并在闭幕式上颁奖。闭幕式还为2020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颁奖,并进行了下一届大会承办交接仪式。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作为本次活动的牵头组织单位,始终以推动和引领我国空天推进技术专业发展为己任,在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的新平台上,将继续与各相关单位及国内外同行携手并进,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推动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可持续发展,促进空天推进技术领域成果交流与项目孵化,共同为推动我国空天推进技术发展贡献力量。(苗珊珊、冯帆、徐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通空天动力领域创业“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2020中关村论坛“云上”直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