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冬季食补 不是大口吃肉

张旭    2020-12-23 17:17:09    北京日报

冬至过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人体消耗的热量增加,爱好美食的人觉得是时候大鱼大肉补一补了。从中医理论上讲,冬季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冬季进补,什么人需要补、怎么补,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对于一些平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体虚人群而言,更适合在冬季进补,因为寒冷容易加重上述症状,而科学的食补可以有效起到补虚助阳的作用。对于一些体型肥胖,内热炽盛,平日痰多色黄、腹满便秘的人群,则不适合在冬季进补,否则容易导致助邪生热,加重症状。没有这些症状的“平和之人”,冬季进补量力而为,可以补但不必太过。

进补是有讲究的,不是一味地大口吃肉。那么,在冬季如何科学地饮食养生呢?

宜选温补

冬季主“藏”,体虚之人在冬季进补会达到更好疗效。平素体质虚弱,常出现手足冰冷,怕冷喜温的人可以适当进食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糯米、虾、鸡肉等。注意不能过度温补,燥热之品进食过多也会造成津液亏虚。因此,饮食上要搭配一些较为平和的食物,如山药、藕片、白萝卜、木耳、莲子、黑芝麻等具有滋阴益精效果的食材,以发挥阴收阳长的作用。

减咸增苦

中医认为冬季为肾经当令之时,而咸味入肾,过食咸味食物容易影响肾脏藏精气化功能,造成水液潴留等不适症状。所以,冬季饮食应减少食用咸味食物,如榨菜、酱豆腐、海米、虾皮等,适量进食苦味食物,如莲子心、苦荞麦、杏仁等。苦味入心,可有效防止心火上炎,更可制约温补食物的温燥之性。

少食生冷

冬季要避免大量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凉菜、海鲜、冰啤酒。过食生冷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长期进食生冷则可能造成人体脾胃虚寒,阳气亏损。

多饮温水

冬季室内暖气开放,容易导致人体津液耗损,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科学的饮水习惯能很好地补充人体耗失的水分。推荐饮用温开水,健康成年人每天饮用7-8杯水(1500-1700毫升),少量多次去主动饮水,不要等明显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此外,我们推荐两个适合冬季进补的食疗方:

1.羊肉山药粥(《遵生八笺》)

组成:羊肉50g,山药粉50g,粳米100g,食盐适量。

制作:将羊肉洗净,捣烂,加山药粉、粳米一同煮粥,熟后加盐少许调味。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阳补虚,固精止泻,适用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体虚人群。

使用注意:外感实邪或有宿热者禁服。

2.清炖牛肉(《食医心鉴》)

组成:牛肉500g,白萝卜500g,姜丝、醋、食盐适量。

制作:将牛肉及白萝卜洗净,切小块;牛肉同姜丝一齐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去浮沫,文火炖煮,出锅前15分钟加入白萝卜,一同煮至熟烂,加食盐、醋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益精血,利水通便,适用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体虚人群。

使用注意:素体火盛者慎服。

(作者:北京中医医院营养科医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别把育儿经做成伪科学生意
下一篇:年轻人怎么做才能远离近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