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网络社交多,幸福反而少

高阳    2020-12-11 17:31:35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孙时进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  杨可冰

翻翻朋友圈、刷刷微博、聊一会儿QQ……社交媒体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和睡前第一件事都可能与此有关。然而,幸福研究领域权威刊物《幸福研究期刊》上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却指出,频繁使用社交软件不仅没有提升个人幸福感,反而是用得越多,心情越糟。

消极感来自相互比较

截至2019年,全球共有43.9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GWI分析了45个国家的数据后发现,这些国家的网民过去7年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上升了60%,中国2019年每人每天平均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为139分钟。在线社交互动已渐渐取代面对面交流,成为人际联系的主要方式。

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这项新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对整体幸福感的影响,最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如何使用它。研究人员对三个主要社交平台进行调查发现,人们使用的次数越多,报告的负面情绪就越强烈。这种消极感主要来自“社会比较”,比如,浏览到他人不断发布的精美照片,就会产生“我的生活没那么好”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自尊下降和幸福感降低。即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依靠社交媒体增加了沟通联系,却并没有有效降低孤独感。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杨可冰表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明显,可使他们的注意力、创造力、记忆力变差,人际交往水平降低,甚至丧失自我判断能力,以致个人“社交”走向失控。《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浏览社交平台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更易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也发布报告称,每天使用社交软件超过2小时的年轻人,容易出现自我评价差等问题。正如杨可冰所说:“社交媒体正在剥夺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社交媒体在掌控生活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说,社交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除了提供快捷的人际沟通外,还可以用来支付账单、打车、叫餐、购物。从这个角度看,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幸福感。但同时,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也在“操控”着使用者的生活。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中介绍了社交媒体使人“上瘾”的原因:基于一定的算法,社交媒体公司可以预测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甚至掌握个人情绪。

持续精神犒赏。被美颜过的笑容、被布置过的餐桌、被“秀”出来的亲密关系……这些收获朋友圈点赞的信息,会通过短暂的奖赏机制,“激励”你持续发布相似内容。久之,你展示的就不再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而是你想成为的样子,同时变得越来越难认清自我,直至迷失在网络社交的虚假世界中,出现长期的焦虑情绪。

营造社交假象。孙时进说,社交媒体上的交流,看起来很近,实际却是冰冷,甚至虚假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戴维·霍顿认为,除了少数密友和家人外,发布个人照片并不能提高建立密切联系的几率;相反,过多发布自拍照还会让一些不熟悉的人觉得反感,虽然他们有时会给你“点个赞”。

自视意见领袖。杨可冰说,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观点可能很难统一,但在社交网络上,集体意识更容易强加到个人身上,使人成为某种观点的引领者。而出生于社交媒体高度发达时代的年轻人,年纪尚小、三观尚未形成,如果迷失在碎片化信息中,就易失去正确判断。

两位专家都认为,冲动、偏激、固执、空虚的人,由于现实人际支持少、不满情绪多,更倾向从虚拟世界寻求精神慰藉。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具有神经质、宜人性和责任心三种人格特质的人更易沉迷社交媒体。其中,神经质的人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较高,为逃避负面情绪,最有可能深陷社交媒体;有宜人性和责任心特征的人富有同情心且有一定自控能力,他们会有意识地使用社交网络,以维护友谊和促进事业发展。

引导社交媒体向“善”

孙时进说,技术本无善恶对错之分,社交媒体也是这样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人们如何使用。要肯定社交媒体在人际互动、观念传播方面的作用,但也要进行科学干预,善用社交平台做有意义的事。生活中,尤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使其养成良好的社交网络使用习惯。

限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的一份研究,如果能把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限制在半个小时,就可以显著改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也明确提出,1岁下的婴儿应完全不接触电子屏幕,2~4岁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打造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杨可冰说,家长应以身作则,检查自己的媒介使用动机和习惯,并反思对孩子的影响;学校须指导学生理解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信息传播流程,建构反思和批判意识;社会机构则应组织开展相关公益讲座和展览、举办专业论坛,并以出版书籍、宣传手册或运营公众号的方式,助推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法规是挡在社交媒体滥用方面的一道红线。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年龄在13岁以下的儿童申请登录社交网络帐号前,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英国政府也提议,立法强化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自我监管,以保护用户免受有害内容的影响。

比起外部管制,专家认为,对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展示本真。在社交网络上卸下面具,摘掉滤镜;回归现实生活,第一时间感恩周围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更积极的人生体验,提升幸福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基层发热诊室要可设尽设
下一篇:“云上妇幼”典型经验获推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