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泡发食物有毒、输液能防脑卒中……这些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2020-11-05 14:47:35    科技日报

10月已过,2020年也逐渐步入尾声,但各种传言似乎并不消停: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吃泡发食物就会引起中毒、输液能预防脑中风、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为加了甜蜜素……这些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谣言一: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

今年国庆期间,我国多地出现明显降温,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摄氏度,河南老君山、白云山等景区还出现了降雪。朋友圈开始流传:“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今年将是2008年以来最冷的一年”“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

真相: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不是通过几次降雪就能判断出来的。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翟羽解释道,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当温度偏低现象的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称之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不论是冷冬还是暖冬,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暖冬有利于空气中细菌、病毒的生存,增加了我们生病的几率。而且由于气温较高,降雪概率大大降低,导致天气格外干燥。同时,土壤中的虫卵更容易越冬繁殖,或导致大面积的虫灾出现,不利于农业生产。不过,由于气温没有那么寒冷,我们供暖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有利于节约能源。”翟羽说。

翟羽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冬季,尤其是在气温骤降或者特别寒冷的时候,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冷冬期间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

谣言二:吃泡发食物就会引起中毒

近日,“酸汤子”中毒事件发生,让米酵菌酸这个原本人们不太熟悉的东西,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很多人因此开始担心各种被泡过的食物的安全性,拒绝一切浸泡过的食物,生怕中招。

真相:并非所有被浸泡过的食物都含有米酵菌酸,大可不必因此拒绝一切浸泡食物。对于某些可能产生米酵菌酸的食物,只要浸泡时间合理,就可避免中毒,无需过度担心。

公共营养师薛庆鑫表示,下面这几种食物都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要想避免中毒,合理浸泡和食用非常关键。黑木耳的浸泡时间建议不超过4小时,水温不超过30摄氏度。有实验表明,泡发超过6小时,黑木耳的边缘就会开裂,不仅严重影响木耳的品质,也使木耳更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河粉、米粉在热水中的浸泡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食用前需再用沸水煮1分钟至2分钟。如果嫌麻烦可直接用冷水泡,那么就得泡4个小时。

谣言三: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季节交替时,去医院输液可以通血管。于是,一入冬很多人就去医院输液,希望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卒中。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陈飞表示,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有些人认为每年输液通血管可以预防脑血管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脑出血。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或房颤,都可以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脑出血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

这些中老年人去医院输的药物,多是有“活血”作用的中成药,对于控制血管的狭窄以及血栓形成并无效果。此外,输液的“活血”作用也非常短暂,停止输液就没有效果了,而我们不可能天天输液。

那么,怎么才能预防脑血管病?

首先,需要控制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以及吸烟、饮酒、肥胖、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只有全面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我们才能预防脑卒中,降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其次,中老年群体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的筛查,通过做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颈部血管、脑部血管狭窄,通过做心电图明确是否存在房颤等问题。

医生会根据病人脑卒中筛查的结果,为其制定预防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同时,患者应按医嘱服用相应的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

谣言四: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初秋的第一杯奶茶”火了,一种说法也开始在朋友圈疯转: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正在毁掉中国年轻人的健康。

真相:任何“抛开计量谈毒性”的行为都不科学。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对健康的影响就是可控的,关键是要控制量。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奶茶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据媒体报道,根据来源反式脂肪酸可被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式脂肪酸,是指人工反式脂肪酸。

目前,人们对反式脂肪酸存在一定的误解,实际上反式脂肪酸并不属于非法添加物质,也非食品添加剂,而是食品企业生产部分氢化脂肪时产生的一种衍生物,当以氢化脂肪作为原料或辅料生产食品时,产品中就会带有反式脂肪酸。

沈迎建说,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要看究竟吃了多少。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建议,人体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应低于1%。而2013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16%,像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34%,仅有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也就是说,多数人日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都没有超过建议标准。

谣言五:瓜果飘香是因注射了甜蜜素

秋天的可爱,除了秋高气爽,还有瓜果飘香。但有不少人发现,现在的水果好像比10年前的水果更甜了,甚至最近有传言称,这是果农为了让水果能卖个好价钱,往水果里注射甜蜜素来增加甜度。这是真的吗?

真相:甜蜜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是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价格便宜,是蔗糖价格的1/3,但甜度却是蔗糖甜度的30倍至40倍,于是它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甜品、果汁等食物的加工领域中。

首先要明确的是,甜蜜素的使用只要是在规定范围内,是不会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其次,“果农往水果里打甜蜜素来优化其口感”这个事儿,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为啥呢?

要知道,在水果表面打甜蜜素,丝毫不会对水果的甜度产生任何影响。这是因为甜蜜素溶于水但不溶于油脂,即便是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甜蜜素也不会进入到水果内部,也就不存在增加甜度的可能性。

如果商贩想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水果增甜,那就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注射,先不说费时费力,单这个操作本身,就会使水果的细胞壁遭到破坏,加速水果的腐烂。换句话说,对于果农和水果商贩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给水果注射甜蜜素,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既然不存在被注射甜蜜素一说,那水果咋越来越甜呢?

水果中的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其次是蔗糖,最后是葡萄糖。不同的水果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比如苹果以果糖为主,桃子、甘蔗就以蔗糖为主,而水果的含糖种类和数量决定了不同水果口感的差异。

另外,果实甜度的高低,与植物叶子的品质关系较大。因为植物的叶子是执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在光合作用中,它的重要任务是制造葡萄醣、碳水化合物、各类有机酸等物质。植物在生长阶段拥有的高效能叶子越多,制造的养份越多,树体储存养份的效能越高,果实的品质就会得到相应提升。

随着种植科学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发展,植物生长的各个有利条件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和保证,水果的品质和口感,自然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本报记者 张 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调查揭示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短视频
下一篇:上海智慧健康驿站实现街镇全覆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