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位“糖友”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医院门诊购买常用药拜糖苹时惊讶地发现,以往一个月需要花费245.16元购买4盒,现在竟然不到22元。随着河南省药品带量采购落地,药品价格出现“高台跳水”。
今年,河南省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落地实施,共涉及两批57个品种,均为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主要治疗糖尿病、肝炎、肺癌、白血病、高血压等疾病,药价平均降幅达48.38%,最高降幅为95.59%,预计全年可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46.6亿元。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王红告诉记者,降价是国家药品带量采购的目的,但不是河南医药资源交易改革的唯一目的。这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医药行业招投标治理“出实招”,对药价形成机制、药品流通秩序、群众药费负担带来一系列变革性的影响。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药品集中采购方式——以量换价。该中心“打包”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以类似于团购的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降低采购成本,减少流通环节,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
河南拿出市场换价格的条件,药企则拿出价格换市场的诚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药品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之一。该企业中标的抗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价格从485元/盒下降至257元/盒。对此,公司负责人并不“心疼”,因为过去药品定价靠的是医药代表“跑关系”,现在药品定价,靠的是平台招投标“拼实力”。这既有利于促使制药企业回归“济世于民”的本心,也有利于破除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痼疾。
从制药企业到患者,中标药品如何保持在医疗机构和医生中的竞争力?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除了严格筛选制药企业的药品质量和品牌外,对医院也有一些“硬措施”。
每月平台监控医院对账单,要求本年度的用量不能低于上年;定期晒医院采购数量排名;监控落实带量采购情况,节余医保资金50%反哺医院……环环相扣的措施,助力“量”的落实,也帮助医院和医生开药的过程更阳光。
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折射出药品带量采购的机制改革,也牵动着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体制改革。业内人士认为,药品带量采购在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到引领作用,不仅压缩了医药的灰色空间,避免了医疗的诱导服务,还给国家节省了大量医保资金。“三医联动”良性循环最终受益的是患者,使他们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