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我国新冠病毒检测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2020-08-06 16:36:14    光明日报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8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药监局器械注册司稽察专员王兰明介绍我国提高新冠病毒检测能力的情况。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截至7月末,我国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484万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4946家,检测技术人员达到3.8万余人。我国已累计向全国各级医院、疾控中心、海关口岸、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试剂近两亿人份,设备1.2万余台,保障完成了1000万人检测的武汉大会战,1000万人检测的北京攻坚战,以及新疆、大连等近日聚集性疫情检测的应急突击战。

  我国核酸检测实现了“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我国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检测技术的研发,扩大检测试剂和设备生产,推动医疗机构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基本满足了国内疫情防控的需要,实现了“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目前,我国核酸检测试剂和设备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

  王江平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检测能力建设,在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前提下,确保秋冬季前实现全国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各级疾控机构及县域内1家县级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同时,统筹各方面力量,加强机动检测能力建设,确保在疫情暴发初期能够快速调度,配合当地检测力量,尽快完成检测任务。

  我国迅速控制了新疆乌鲁木齐和辽宁大连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介绍,7月中下旬以来,新疆乌鲁木齐和辽宁大连相继发生了聚集性疫情。这两起疫情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疫情初期发展比较迅速,新疆乌鲁木齐报告第一例病例以来,在第一个14天之内,感染人数快速增长到550多例。辽宁大连在报告第一例病例以来,在不到10天时间内,感染人数快速超过100例;以青壮年感染者为主,新疆病例平均年龄35岁,大连病例平均年龄41岁。这些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

  焦雅辉介绍,疫情发生后,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新疆、辽宁两地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快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发展,第一时间向两地派出由部级领导带队的疫情防控工作组,同时从全国抽调强有力专业技术力量。派出工作组、专家组、防控组、救治组共119人。从全国12个省份组建21支核酸检测队,共400余人;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发现潜在传染源。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快速发现可能的重点人群;组织两个地方快速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尽最大可能发现感染人群和感染病例。

  力争在秋冬季之前完成新的快检产品上市

  “总体看,我国的检测试剂研发已经形成了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多种产品系列的技术体系,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欧洲、美国等处在同一水平,有些产品甚至领先,基本能够满足当前国内疫情防控的检测需要。”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介绍,在疫情发展阶段,面向全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从327个单位中遴选出9个项目纳入应急攻关予以支持,重点是提高核酸检测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同时,部署相关的抗原、抗体等检测产品的开发,形成多样化的产品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线已经达到100个拷贝/毫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对相关上市产品的测评,我国核酸检测试剂总体的检出率已达95%以上。

  包献华介绍,下一步我国还将加快核酸快检产品的研发攻关,重点是关注检测时间在30分钟左右的检测产品,目前已经有几款在研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力争在秋冬季之前能够有新的快检产品完成研发和审批上市。

   (本报记者 袁于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70万人死于新冠!惊心数字背后,多国正对抗第二波疫情
下一篇: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未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