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入伏后,中暑成常见疾病。资料显示,若高温天气持续3天,中暑病人就有增多趋势。热射病是极重的中暑,老年人是高危人群,或影响其心脏功能,甚至肝脏衰竭。入伏后,高危人群一定要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后会导致一系列变化,从轻到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最重的重症中暑,即称为热射病。它是指因热力损伤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受损,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状态改变及多脏器损伤。部分患者即使脱离了生命危险,也会遗留不同的后遗症。
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年老、年幼、体弱及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亦较多发生。易发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要远离热射病,我们应避免在高温、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炎热的夏天户外锻炼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在太阳最烈、日照最强时锻炼,可以选择晨练或夕阳西下时,但也要注意,不可进行长时间爬山或跑步。夏天出汗多,一定要注意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可以适当喝淡盐水,避免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电解质紊乱。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需立即就近避暑降温并呼救。如发生昏迷,应将昏迷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头偏一侧预防呕吐窒息,同时浇凉水,降低身体温度,解开衣服扇风,监测体温变化,马上送往医院,进行降温及液体复苏等抢救治疗,千万不可耽误治疗时间。(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