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020-04-21 18:30:59    中国妇女报

3月下旬以来,除境外输入病例,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大幅降低。但是,同时“无症状感染”与核酸检测“复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已达6764例。

随着4月8日武汉的解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或即将复工复学,一边上班上学,一边继续抗疫,这或许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新常态。然而许多人对于“复阳”和无症状感染的认知还存在不少误区,心怀不安甚至恐惧。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林江涛教授表示,绝大多数“复阳”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不具备传染性,他们构筑了群体免疫的防线。

任何传染病都有无症状感染者,不必谈“阳” 色变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首先,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我们要科学看待:不仅是新冠肺炎,对于很多传染病来讲,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所占比例也还不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说,“比如说结核病,无症状感染者能占约10%~20%左右。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首先要认识到它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无症状者因为无症状,其产生的飞沫和咳痰几率就比较少,那么其传播风险相对来讲也是减少的,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就不必特别担心。”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所以并不算新增感染病人。

林江涛教授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的前提,是人数更多的有症状感染者。如今有症状的患者在逐日减少,担忧怎么却增加了?他说,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包括两部分人群,即隐性感染者和潜伏期患者。其中大部分人群是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既不传染,又形成群体免疫,是我们的“同盟军”。而潜伏期患者仅是极少数,他们核酸检测呈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会出现某些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李亮提醒,在家里,无症状感染者要尽量采取单独隔离居住的方式,这是最好保护家人的方式。如果居住条件有限,也要和家人尽量分居分餐,分开使用洗手间。其家人也要注意防护,保持适当距离。

继续戴口罩、勤洗手,少去高风险场所,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护

李亮表示,对于传染病的普遍预防,两个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卫生。

首先,戴口罩是最有效减少人和人传播的一种方式。李亮解释说,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应该继续保持戴口罩这种习惯,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办公场所等,带口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保护,从而避免疫情的传播。

第二个重要预防措施就是勤洗手。保持手卫生是一种良好卫生习惯,无论何时都应坚持。而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洗手效率也同样重要。

第三,避免去高风险场所。对于那些诸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容易增加病毒传播风险的地方,尽量减少用手去直接触摸。尽量少去或不去高风险场所或人流密集区域,如果要出入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高风险场所有哪些?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介绍,如有新冠病人的诊治医院,还有境外回国人员的转运工具,或者是海关和陆地边境口岸等这些地方,都属于高风险地方。另外,有人员聚集的场所,包括飞机、高铁、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还有一些大型活动人群的聚集,或者一些朋友之间的聚会场所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比如影剧院、包房、包厢等,还有电梯的轿厢等,都属于高风险场所。

“五一”小长假将临,还是应尽量减少出游,最好不要远行

随着国内疫情趋稳,天气转暖,很多在家里宅了好几个月的人们开始出门活动,尤其喜欢去公园玩。“五一”假期将临,不少人也开始计划出游。对此,李亮表示,还是应尽量减少出游机会,即使出游,也要选择人少的地方,因为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逛公园也要强调两点:戴口罩和手卫生。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别人接触的机会,尽量减少近距离交谈。(记者 耿兴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下一篇:睡眠有问题?这些小妙招帮你入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