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在重要人物(人)、重要事件(事)、重要遗址旧址(物)和重要文化形态(魂)四个类别,具有规模体量大、内容丰富多样、与党的现实工作对应性强等特点,不少方面的首创性、唯一性和持续性,在党史、新中国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传承和弘扬其蕴含的价值基因,是继往开来、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方面。
2007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视察虹口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鲁迅纪念馆和曲阳社区文化中心等后,饱含深情地说:“我是踏着鲁迅的足迹来到虹口的。虹口是文化大区,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是进步文化的策源地,可以说历史积淀深厚。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2019年第二届上海进口博览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这些论述为我们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基因,落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上海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创建在上海,早期党的领导机关组建并长期设立在上海,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禀赋铸造的无产阶级政党品性魂魄在上海,大量革命家、革命活动孕育的革命精神内涵在上海。从红色文化发生发展的视角看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虹口是中共诞生地之一和初心形成地之一。
本文“虹口红色文化”是指1920年前后至新中国成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实践及社会形态在虹口的变革过程。从总体上看,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在重要人物(人)、重要事件(事)、重要遗址旧址(物)和重要文化形态(魂)四个类别,具有规模体量大、内容丰富多样、与党的现实工作对应性强等特点,其首创性、唯一性和持续性,不少方面在党史、新中国史及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虹口提出的“文化三地”是对虹口文化资源的总结,红色文化是虹口“先进文化策源地”的重要内容,是先进文化激荡的产物,是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其孕育与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密不可分,离不开文化名人的推波助澜与积极演绎。
(一)重要人物(人)。主要是三部分:一是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王荷波、李维汉、俞秀松、罗亦农、赵世炎、杨殷、陈云、邓小平、郭沫若、茅盾、冯雪峰、金维映、王孝和、李白等一大批在虹口工作和战斗的共产党人;二是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冯雪峰、丁玲、沈尹默、蒋光慈等一大批长期在山阴路、长春路、溧阳路、多伦路生活和写作的文化名人。三是魏金斯基、马林、内山完造、中西功、尾琦秀实、佐格尔等国际人士。
(二)重要事件(事)。赴法勤工俭学、中共四大召开、五卅惨案、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等。其中,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是虹口红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虹口党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的支撑性因素之一。中共四大提出解决革命领导权和阶级基础问题,推动了工农运动和国民革命走向高潮,其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而确定“党的工作群众化”的基本路径,不仅促进了中共从知识分子小团体转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政党,而且加快了党员发展的速度,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已从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时的994人发展到57967人。某种意义上,中共四大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推向了新阶段。
(三)重要遗址旧址(物)。自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前后至新中国成立,无数共产党人在虹口这块热土上英勇斗争,留下了大量的印痕,成为虹口最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红色遗址遗存主要分布于四川北路、提篮桥一带,规模体量与黄浦区、静安区相当,使虹口成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三个重点区之一。据本世纪初统计,虹口各种遗址遗迹、名人故居、优秀建筑有283处。2011年虹口民主革命遗址普查,主要革命遗址51个,其他相关遗址53个,共计104个遗址。2013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收录虹口重要革命遗址31处,主要包括中共四大纪念馆、“左联”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李白烈士纪念馆4处重要纪念场馆,中共四大遗址、上海总工会办公机关遗址、中共中央联络机关旧址、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遗址、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机关旧址、中共江苏省委旧址、“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左联”常委会会议旧址、中央特科武器储存处遗址、中共塘沽路秘密电台旧址、创造社旧址、太阳社旧址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旧居等;同时,还列出虹口一批没有挂牌和有待考证的遗址故居,如东余杭路530号宋庆龄出生地宋氏老宅、岳州路254弄7号陈独秀最后被捕地和254弄临街岳州路小学金维映居住工作地等。
(四)重要文化形态(魂)。虹口红色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及赴法勤工俭学、党的建设、城市革命斗争等历史功绩之中,表现为革命实践过程和不同的文化形态。如百年前,中华民族精英睁眼看世界,先后从北外滩及其周边码头出发赴美赴日赴法;推动中共不断壮大发展的 “枪杆子”(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笔杆子”(“左联”与左翼文化运动)、“刀把子”(第一个党内惩治腐败文件等)在虹口的孕育、提出和实践;中共组织的远东反帝反法西斯大会及成立远东反战同盟中国分会等活动,展示中共早期的国际舞台身影;国歌旋律的诞生、国旗五星红旗图案的设计、国徽的制作等不无巧合集聚虹口,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左联”作为中共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揭开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新开端,具有世界影响力;左翼文化运动开创中共领导文化工作的先河,激扬革命文化的旋律,展示中共社会影响力,培养一大批思想理论、文艺工作领导骨干和革命者,“中国魂”鲁迅精神、鲁迅文化更是影响至今。
二、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价值基因
(一)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党建基因。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及组织、宣传、统战、纪检等党内工作方面,也体现在工青妇群众工作、文化工作、社会工作、军事工作、隐蔽斗争等具体方面。
一是主体意识。中共四大提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意味着中共在当时国民革命大潮和国共合作中已不愿意自身被同化削弱或边缘化,而自觉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和革命主体作用。这种舍我其谁的主角意识与独立性,彰显了中共对民族命运和革命发展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二是群众路线。中共四大提出工农联盟与阶级基础问题,途径就是“党的工作群众化、社会化”,走出书斋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把群众理念落地为实践,“使党走上领导群众的路上去”,可视为走群众路线的起源。虽然毛泽东作为筹备“四大”的中央秘书因故没参加中共四大,但他最早领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群众路线精髓,为后来走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而中共四大前后工会、妇女、青年组织等发展壮大也是意义深远。
三是党建引领。中共四大开拓了党的组织建设“顶天立地”新空间,即党的最高领导“委员长”改称“总书记”,组织建设重点从地方组织建设转移到支部建设上来,基层“党小组”改为“党支部”,并对党支部设置原则、职责任务及活动方式做出具体规定,奠定了党支部制度基础,连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提出,使得党的基层执行力、战斗力有了体制机制保证,成为中共党建的重要特征及“支部建在连上”的认识源头。而中共早期最大地方党组织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江苏省委及组织科运作,也为后来中共地方党组织建设积累了经验。
四是文化动员。早期中宣部曾设在罗浮路、四川北路1649弄安慎坊32号,中央文委、“左联”、左翼文化运动及大批文化名人、出版机构、出版物等在虹口。尤其“左联”及左翼文化运动,除产生巨大革命文学成果和文化价值外,还有中共对社会进行文化动员和社会运作及情报收集的革命实践,体现在文化主张、政策、组织、活动、人才等方面,体现在把握社情、运作社团、干预社会、整合力量的实际效果上,取得文化思想战线和社会动员的胜利,动员起大批革命后备军和同情者,培养出大批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骨干和江上青、宣侠父、谷景生、童长荣等革命志士。
五是凝心聚力。针对德国纳粹上台和日本侵占东北的国际形势,1933年9月30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霍山路85号组织召开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世界反帝大同盟组织几十个国家代表参会,宋庆龄、冯雪峰负责筹备,宋庆龄主持并做报告,毛泽东、朱德发来贺电,推举毛泽东、朱德、鲁迅、高尔基等为会议名誉主席,成立远东反战同盟中国分会,推举宋庆龄为分会主席,通过反法西斯反白色恐怖反围剿的宣言、决议和抗议书。这是中共第一次领导召开的国际会议,宣示了作为革命党的中共反对法西斯等的立场和世界影响力,展示了中共实现共产主义、胸怀世界和平、关注人类命运、凝聚进步力量的政治追求,也是中共最早的国际统战实践。
六是纪律保证。1926年8月4日,中共四届中央扩大会议从上海虹口向全党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中共第一份反腐败文件,开创中共从严治党的先河。首届中央监察委主席王荷波曾是虹口第一个党小组的重要成员、第二任中共上海区委委员长,他从虹口党小组、上海区委和三次武装起义的革命实践中获取必须从严治党的最初认知。山阴路69弄69号、70号作为中共上海区委机关旧址,对中共早期纪检监察制度孕育具有特别意义。历届中共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中,王荷波、刘少奇、李维汉、陈云、乔石和尉健行等6位有在虹口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
(二)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红色基因。我们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红色基因始终在传承和光大。从党性的角度理解,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价值主要包含人民性、革命性、组织性、纪律性、文化性、开放性等基因密码。而这些主要孕育自虹口的红色基因密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源头活水,也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政再到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般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人民性是指把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起点和共建共享的现实实践。人民既是革命者的服务对象,也是革命者依靠的基本力量。革命性,就是与时俱进的反帝反封建反围剿,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软弱性,始终保持自身的清醒和戒骄戒躁积极进取的品性。组织性,就是坚持党领导一切原则,听党的话跟党走,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纪律性,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角度不断完善客观制度体系,加强主观自觉防范意识,保持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文化性,就是在于崇尚文化的自信、认同、地区魅力价值,不以发展红色文化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为评判;在于树立“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精神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信念;在于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和推进文化发展,努力在不断提高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同时积极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开放性,就是学习前辈们向所有社会阶层争取进步人士的支持、向国内外各种进步力量开放革命事业的精神,最大可能争取支持,集聚资源。
三、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传承
近年来,虹口区委、区政府立足“文化三地”,把视野放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文化情怀打造“文化强区”,推进“党的诞生地”宣传发掘工程、“虹口记忆”工程及文明创建实践活动,强化党史“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和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核心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高水平高品质发展,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意识形态、扩大区域影响等方面形成特点和优势。
(一)对党史和红色遗址遗迹的挖掘保护研究。组建虹口红色文化专家委员会及研究团队,围绕虹口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和党史文化图书,推进“四大”纪念馆创建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改陈布展、“左联”会址纪念馆修缮及展陈更新,组织中共纪检监察制度孕育与上海、“睁眼看世界、启航北外滩”纪念赴法勤工俭学百年、支部建设等研讨会,并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长三角地区红色场馆联盟”场馆巡展,修缮景云里、春阳里及瞿秋白、沈尹默故居等红色遗址,完成“国旗广场”命名和纪念塑像建设等。其中,地处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虹口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引人注目。这里,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集中稠密,拥有大量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遗迹保存较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沧桑感。具体范围从武进路至甜爱路,长约2000余米,从四平路溧阳路、海伦路至宝山路、同心路、东江湾路,宽约1000余米的2平方公里的空间,红色遗址多达49处,呈现三个特征:一是集聚性(49处,其中重大事件发生地2处、重要活动场所29处、故居旧居18处);二是多样性(聚会、秘密会晤、出版、剧社、讲座、展览、故居旧居等);三是唯一性(红色文艺源头:“左联”“社联”、剧目联、美联等)。同时,“四大”“左联”、鲁迅、李白烈士等纪念馆四点联动,遥相呼应。
(二)对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围绕培育一批红色文化创意及展示品牌、打造一批重大活动项目,虹口红色文化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场所、重要精神在诸多经典文艺作品和银屏舞台广为传颂。建立红色文化宣讲团,开展群众性主题寻访和社区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组织长三角红色文化系列联展巡展活动,组织“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和大型原创情景剧《鲁迅在上海》演出,拍摄《红色足迹》系列微视频和《海派文脉·虹口三地》,培育“张家禾传讲工作室”品牌,开发“鲁迅小道”“四川北路城市斗争路”等红色游览线,制作“党的红色文艺源头”地图等。新的形势下,虹口红色文化挖掘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在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显示度的核心文化品牌、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提高合作共赢水平等方面,正做出新的努力和探索。
(三)传承和弘扬虹口党史及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实践。上海作为中共建党之地、最初活动之地、早期中枢指挥系统所在地和红色文化的源头,对中共早期革命实践发展壮大、对中共革命建设的文化自信塑造,具有革命圣地和精神家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虹口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价值基因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弘扬和传承虹口红色文化的价值基因,对我们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秉持党的革命精神血脉,坚定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打造虹口建设发展新形象,铸就新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一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旋律,传承弘扬虹口红色文化基因、精神密码,不断从中汲取虹口新一轮发展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胸怀远大,又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滚石上山,进行鲁迅所说的“韧的战斗”;三是坚持创新开放的方式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虹口的特点特征特色,不断形成虹口的新品牌新优势新传奇;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凝聚起推动虹口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开发建设发展、整体再上新台阶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