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敌后抗战中,人民抗日游击队相比日伪军,实力处于劣势,因此大都以精心筹划、优选战法等方式,在有利战场环境下主动打击敌人,争取局部短时改变态势来取得胜利。然而,1944年5月8日的梅塘战斗是个例外。此战,东江纵队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日军偷袭,但浴血苦战化危为机,果断反击取得胜利,毙、伤敌近100人,鼓舞了抗日军民斗志。偷袭日军逃回据点后,士气极为低落,指挥官大队长加藤及10多名士兵自杀。
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梅塘战斗发生时,东江纵队刚成立不久,为提高部队军政素质,正组织驻东莞、宝安的部分部队在梅塘整训,由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由总队一部分力量组建而成)总队长梁鸿钧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等组成临时指挥部,领导整训工作。临时指挥部及3大队驻梅塘乡龙见田村,5大队和东莞大队驻附近村庄。
5月7日夜,日军加藤大队3个中队、1个炮兵分队和1个便衣短枪队共约500人,从距梅塘20多公里的樟木头出发,抄小路偷袭龙见田村。5月8日拂晓,日军先头中队进至龙见田村右翼,企图向左翼迂回形成包围。3大队此时正在晒谷场出操,王作尧和3大队大队长邬强在晨雾中发现头戴钢盔、身着黄衣的队伍向马山运动,判断是日军偷袭。王作尧果断命令部队迎敌:3大队独立中队抢占马山,阻击日军,没有命令不许撤退,掩护临时指挥部和群众转移;3大队1中队向常平、大朗方向警戒阻敌;3大队2中队向平山、水口方向警戒阻敌;传令5大队和东莞大队迅速投入战斗,支援3大队作战。各部立即行动,临时指挥部和群众迅速转移,危急局势很快扭转。
驻长山口村的5大队听到龙见田村方向的激烈枪声,大队长彭沃料定是日军偷袭,在命令未到时即主动部署迎敌:1中队占领象山,3中队占领猪肝山,堵截敌退路,2中队监视东面。这一部署为后续反击日军创造了有利态势。
日军在先头部队于马山受重创、后续部队被压在山沟无法展开的情况下,开始慢慢收缩兵力,出现撤退迹象。梁鸿钧、王作尧立即部署展开包围反击:东莞大队正面追击,3大队1、2中队由田心村直插龙见田村北面截击,5大队从猪肝山、象山对敌展开包围。
斗志高昂、英勇顽强。马山是控制龙见田村及附近村庄的主要制高点,抢占马山是夺取战斗胜利的关键。3大队独立中队队长黎汉威、政委李忠受命后,立即率领2小队抢占马山尾主峰,同时令1小队抢占马山头前沿阵地。3大队大队长邬强也上马山尾主峰指挥战斗。
1小队32人由小队长袁康率领,冲上高约150米的马山头山顶,迅速占领阵地。这时日军也在向山上冲,距马山头山顶仅30米。1小队居高临下猛烈开火,日军死伤一片,活着的连滚带爬退下山坡。战斗间隙,1小队迅速调整部署,形成品字形防御阵地。7时许,日军从东南、东北、北3个方向包抄马山头,用步兵炮和掷弹筒向山顶猛烈射击。1小队阵地上浓烟滚滚,山头几乎被炸秃。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军,1小队沉着应战。日军炮击时,他们伏在大块岩石下躲避,等炮击停止、日军靠近阵地时,他们立即从岩石后跃出,集中火力猛扫。至11时,1小队已连续6次打退日军上百人规模的冲锋。占领马山尾主峰的2小队与1小队互相呼应,阻击日军。13时,1小队因伤亡过大被迫放弃马山头阵地,撤至马山尾主峰与2小队会合,继续阻敌。
独立中队在兵力火力都处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血战数小时,成功将敌压制在山谷,使敌始终无法展开和扩大攻势,保证了临时指挥部和群众安全转移,为主力部队集中赢得时间。战斗中,中队政委李忠牺牲,中队长黎汉威负伤,1小队除小队长袁康等6人负伤外,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这次战斗,独立中队后来改称为“飞马中队”。
主动参战、全力支前。东江纵队一贯重视群众工作,深入乡村发动广大群众参军参战、支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加强部队建设的同时,纵队还协助各乡村普遍建立民兵或抗日自卫队组织。这些不脱产的群众武装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梅塘战斗发生突然,未及动员群众,但长山口、梅塘地区的100余名民兵听到枪声即主动赶来配合部队作战。民兵队长叶常伯还将自制土炮抬上阵地,频频向敌轰击。附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帮助运送伤员,周围村庄甚至距战场数公里村庄的群众,都主动为游击队送水送饭。
战至14时,游击队和民兵共约700人,将日军围困在马山北面的开阔稻田中。日军多次组织冲锋,企图抢占附近制高点、掩护撤退,但在游击队和民兵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下,前进不得、后退不能。15时至16时,日军两次施放烟幕,企图掩护撤退,均被游击队和民兵击退。直到黄昏,日军才由熟悉道路的汉奸引路,从山边小路撤走。5大队和民兵勇猛追击,又毙、伤日军4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