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启动“世界献血者日暨满血行动派公益献血周”活动,解放军总医院、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等共同参与。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门广场上,常年停靠着无偿献血大巴车。在“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当天,大巴车门口的献血者排起了队。
“我们一辆车每次可容纳3名献血者,前段时间每天也就十几人献血,比疫情前明显要少。”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技师吴璇说,可能有人担心疫情期间献血会有感染风险,其实相关防控措施很仔细。献血者上车前要测体温、消毒,还要填写一份疫情征询表;献血时,采血人员也有严格防护,配备护目镜、隔离面屏等。因此,献血具备安全条件。
“我是A型血,每年都献血400毫升,今年也不例外。”6月13日,无偿献血志愿者李女士连续第四年登上采血车。“我被医务人员抗疫的壮举深深打动,虽然不能直接救死扶伤,也可以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患者。”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田晓犁说,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可以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普及献血和输血科普知识,减少误解和恐慌,改善血液供需平衡。
疫情加剧血液紧张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主任汪德清告诉记者,我国的献血人数平均比率约为11‰,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为30‰—50‰。受疫情影响,全院整体采血量下降约50%,而医院的用血量也下降约40%—50%,因此用血情况还是偏紧张。为了降低血液紧张对救治的影响,医院一方面加大对无偿献血者今后可优先用血的宣传,一方面加强患者自体输血(即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的储备,并要求医生在手术前做好患者贫血治疗,通过这些办法减少异体血的使用。“目前,医院没有出现因缺血耽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 汪德清说。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副主任黄文荣说,有时候科室不得不把一份血小板分开给两个患者使用,来维持更多人的治疗。“我们鼓励更多人积极献血,特别是患者家属、亲友主动参与献血。医护人员平时也会去献血,我本人就已经献了4次血。”
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很多人恐惧、抗拒献血,他们认为献血有害健康、会导致贫血,甚至可能得传染病,这是错误的观念。”汪德清说,科学实验证明,正常人参与无偿献血反而对身体有益。“献血过程中能释放铁离子,人体内铁离子过多,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献血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献血可以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如果一个60岁以下的健康人,每半年以上献一次血,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引起血容量的明显波动,更不会引发低血压、脏器损伤等问题。通过献血,反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更新的刺激,有利于骨髓造血。”黄文荣说,献血利人利己,无偿献血志愿者可以在需要用血的时候获得不同程度的优待。
“虽然我们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但是有5类人的确不适合献血。”汪德清提醒,一是有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人,比如说乙肝患者等;二是近期注射过疫苗的人;三是有感冒、发烧症状的人;四是处于孕期、生理期的女性;五是高度近视的人,比如近视超过600度的人不适合献血,因为抽血后可能改变血压,进而有极低的概率引发视网膜脱落。
重症救治用血量大
黄文荣说,他所在的血液科主要把志愿者献血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需要化疗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黄文荣介绍,对于不同原因的贫血问题,主要使用成分输血来治疗。也就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缺血需要,按需输入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相比全血输血,成分输血利用效率更高,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血液成分不浪费。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说,除了手术中用血,术前和术后也经常要用血。比如,术前有些患者肿瘤破裂,需要输血;肿瘤手术后,特别是胰腺手术后有出血,也经常需要输血。
“重症医学科床位数只占全院的不到0.5%,用血量却达到全院的4.5%。”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康红军说,在ICU,主要有3种情况需要用血:一是通过输血来纠正创伤、感染、营养缺乏等情况导致的贫血;二是有些重症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需要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制品提供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三是中毒患者,肝功能衰竭患者等,需要做血浆置换,把血液里的毒素清除出去,所以重症患者的救治离不开血液。
“我们还经常遇到需要‘熊猫血’(Rh阴性血)的患者,这类血型的人只占全社会人群的1%,因此他们的血液更稀缺,遇到危险时,输血困难也更大。”康红军表示,目前这类稀有血型的人会通过“稀有血型之家”“稀有血型联盟”等公益组织开展互助献血活动,他希望全社会提高对稀有血型的关注,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邱超奕、罗国金、洪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