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多地开展“世界环境日”环保主题活动

2020-06-12 11:11:55    慈善公益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年味满满的新春节奏。疫情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愈发清晰地显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与疫情抗争的这段时光中,人们也对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连日来,各级政府、慈善组织、环保人士们纷纷行动起来,把爱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呼吁大家参与到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大爱话题及行动之中。

讲述“无废城市”的美好故事

由浙江省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建设无废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纪念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于6月5日亮相。该活动通过“发现—体验—参与”的主题,致力于讲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推进绍兴“无废城市”建设的故事,营造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无废绍兴”的浓厚氛围。

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方林苗介绍,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绍兴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进度。原来群众反映强烈、被列入环保督察整改清单的一批老大难问题,如今不仅有了崭新的面貌,还从“后进生”一跃成了“优等生”。“养猪场”变成“示范园”,粪污“零排放”已不是神话。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期间,绍兴在“无废城市”建设领域首创“定点收集、定向运输、定人管理、定时处置、定炉焚烧”的“五定”办法,及时、安全、高效地处置了全市居家医学观察点和外来人员留置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和危险生活垃圾,排除了环境风险隐患,让绍兴平稳度过了疫情期。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年来,绍兴通过政府部门规划、社会企业运营,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绍兴已建立了214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以及4个区级分拣中心,提升绍兴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绍兴市慈济环保教育基地站长劳志明告诉记者:“‘无废细胞’的建设和‘无废文化’的培育,是‘无废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无废城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既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陆平认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创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倡导市民“从我做起”,崇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践行“无废城市”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无废绍兴”模式。期待更多的人积极成为“无废细胞”,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美好生活擦亮底色、增光添彩。

小画笔描绘美丽地球大梦想

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主题活动——“彩绘蔬醒爱接力”绘画大赛颁奖典礼暨“爱地球i蔬醒”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苏州举行。此次活动由苏州慈济基金会联合多家环保组织、学校共同发起,邀请5-23岁的大、中、小学生用画笔描绘蔬食之美、环保之美、地球之美,通过孩子和年轻人的视角,体现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大话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爱自然,即刻行动。

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踊跃投稿参赛。他们的作品有的描绘对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憧憬,有的表达对地球环境危机的忧心,有的展示动物的可爱和对动物被屠宰、伤害的同情。据记者了解,此次绘画大赛共收到来自3个直辖市、24个省的1500多幅作品,经过两轮评选,共评出全国一、二、三等奖共24名,以及优秀奖10名。

比赛评委之一、“素起生态”创始人陈斌告诉记者:“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爱护。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发出‘落实生态文明,倡议每周一天素食’的提案。多吃蔬食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有利于减缓全球暖化进程,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环境。”

此次彩绘比赛活动负责人郭奕艳表示,“彩绘蔬醒”绘画赛的举办,让人们看到新生代的力量,听到了孩子们纯真而有力的呼声。希望社会都来关注环境问题,共同行动,共建美丽中国,共创平安地球。(泊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道德银行”让爱心和善意流转
下一篇:后扶贫时代慈善工作的思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