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6-02 16:13:26    人民日报

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相信中国一定能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减贫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实现大规模减贫,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成功典范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辟精准扶贫新时代,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将谱写人类减贫历史新篇章。

“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表示:“脱贫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中国践行包容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计划管理团队战略计划负责人本杰明·戴维斯看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人口支持力度,特别注重提升最贫困人口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卫生医疗设施等。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为青年人提供更多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实现大规模减贫,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成功典范之一。”

“我多次前往中国西北地区农村考察。当地因地制宜,找到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脱贫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匈牙利布达佩斯考维尼斯大学果树系主任卡若利·赫鲁特科表示,在匈中两国专家共同努力下,陕西等地农村引进并培育了一大批林果类经济作物,既创造了经济价值,也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现在,黄土高原植被得到很大程度恢复,处处绿树成荫。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

“2019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中国减贫取得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俄罗斯阿尔希波夫基金会主席阿尔希波夫多次赴华参观扶贫项目,“在陕西,我看到当地政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技术、客户资源等各种支持,帮助发展中草药种植业。在云南,我看到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支持人民发展鲜花种植业。现在,这些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在偏远贫困地区实施的脱贫项目,注重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蒙古国国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策布勒玛曾到内蒙古、贵州等地考察,“中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工作,在落实联合国减贫目标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进展”

经过努力,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精准脱贫方略是符合实际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马泰奥认为,中国减贫取得显著成就,得益于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规划和务实政策,例如加大农村教育和卫生投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和劳动能力;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利用科技增产增收等,这些精准扶贫政策,从源头帮助贫困人口劳动致富。“精准扶贫是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思路。”

“中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进展。”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埃米尔·萨德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具有连贯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改善民生,中国大力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就是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联起来,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谢莫尼勒认为,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实现数亿人口脱贫。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责任担当。”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表示,中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扶贫,采取有针对性、可持续性的扶贫政策,取得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

“中国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传递信心。”莫西表示,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减贫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借鉴。中国也在用实际行动帮助非洲国家脱贫,如中国农业专家到非洲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中国企业在非洲兴建工业园等。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投资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当地引进创新和国际经验做法,同时也从这些合作项目中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中国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马泰奥表示,减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一直为消除贫困不懈努力,“作为减贫成功范例,中国经验将分享给更多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减贫成功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研究样本,例如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表明,数字技术可以成为促进减贫和包容发展的工具。”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认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减贫方案,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分享给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

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维罗妮卡认为,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注重标本兼治,通过创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帮助贫困民众掌握实际的致富技巧。“中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等措施避免已脱贫人口返贫,为不少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启示,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本报北京、曼谷、罗马、华沙、莫斯科、乌兰巴托、约翰内斯堡、里约热内卢、伊斯兰堡、雅加达6月1日电  记者李琰、刘慧、赵益普、孔歌、于洋、屈佩、霍文、吕强、朱东君、丁雪真、徐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2日 03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干群无偿献血助力“战疫”
下一篇:在水滴公益上的10万次爱心捐助,让这些孩子有了家的温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