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面对疫情冲击,针对百姓关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务实的民生举措,回应百姓关切,描绘出清晰惠民蓝图,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一年多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治理实践之中,人民群众感受到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各方期待,起到了“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筑同心”的作用,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
民生连接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李迎新认为,报告通篇围绕关系民生的方方面面展开,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宗旨。特别是报告明确提出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更是体现出政府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倾尽全力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决心和勇气。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托住民生底线,完善保障机制尤为关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籍涛结合自己的调研情况,提出了他的建议——“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保基本、社会救助兜底线、社会福利促改善,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作为保民生的重中之重,就业直接关系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子”。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的最新部署,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张光奇认为,今年这样的特殊时期,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就业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六保”促“六稳”,对于中国如期如实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是非常合乎实际的决策举措,“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国内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在这个时候保就业、保民生、保今年经济的基本盘、保我们的市场主体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符合我们今年的实际。”
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尤其不让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出现“停摆”,这是代表委员们普遍关心的焦点,也是多地着力解决的重点。今年3月到6月,每月价格临时补贴金额提高一倍发放,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范围,覆盖人群超6700万人……代表委员表示,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困难群众生活解忧、兜底,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2019年,全市提供特殊群体就业岗位2400多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440名;连续14年调整提高退休老年人养老金待遇水平,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全国政协委员、民进福建省委主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严可仕展示了一年多来福州着力解决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的成绩单。他建议,在发挥政府作用,保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市场供给的灵活性优势,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事业。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代表委员们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始终处在新的起点上,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只有牢牢守住民生底线,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扎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保障所有群体的基本生活,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