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礼泉法院加大“一站式”诉讼服务力度,全方位综合治理,呈现出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法院诉讼服务体系新局面,为辖区百姓提供了快捷便利的诉讼纠纷解决通道,使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提升。据统计,1—8月份,礼泉法院诉前纠纷调解中心共受理委托调解420件,调解278件,调解成功率66%。
建机制 重心下移
在礼泉法院现在从上到下有这样一个认识:只有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据礼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刘晓婷介绍,礼泉法院诉前纠纷调解中心在咸阳基层法院是成立较早的。自成立以来,他们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要求,结合“分调裁审”机制的探索,以“3+3”的组合方式,成立了民事案件速裁团队,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 。 1-8月份速裁团队受理案件 489 件,审结481 件,结案率98%,平均审理天数 23天。
同时,礼泉法院要求法官要从“坐堂型”向“主动型”法官转变,学会走群众路线,拉近法官同群众的距离,借助互联网平台,集中开展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服务,并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向村一级延伸,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因地制宜打造“调解员讲情理、法官讲法理”“法官+村官”的调解新途径,减轻当事人诉累。
抓共管 形成合力
刘晓婷介绍,多元解纷,首先要讲各类社会资源纳入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之中。诉讼服务中心从一开始就注重在地方党委领导下,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与法院的诉调相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纠纷解决机制。
2019年以来,礼泉法院以打造“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为基础,以健全开放共享,多元共治的诉讼前端纠纷解决机制为目标,以驻院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为重点,主动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精准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律师调解等非诉讼程序,为群众提供了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于交通事故纠纷鉴定周期长,不利于案件的快捷审理,为更有效地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礼泉法院与县公安局交警
大队成立了交通事故诉前调解法官工作室。该工作室由2名退休老法官和1名民事法官、1名书记员组成,实行“3+1”工作模式,通过诉前向群众发放宣传册、为群众讲解交通法规、细化分析交通事故案情等方式引导群众合理预期诉讼成本和风险,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矛盾。除此之外,礼泉法院还与县农行、县卫计局、县旅游局等单位,建立了依法防范金融风险办公室、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旅游法庭等诉调对接调解组织。受邀的调解员均为群众信得过、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沟通能力强的人员,有了调解员的先期调解,不仅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而且有利于法官高效结案。截至目前,这些专业调解室共受理案件367件,调解成功283件。
为了确保诉前调解效力,消除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可反悔性,礼泉法院要求工作室的员额法官除参与调解外,延伸工作职能,将司法确认拓展到所有诉前调解案件中,目前已确认 32件。
2019年7月,礼泉法院院长马亚军在全市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围绕完善推进“九嵕模式”工作机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礼泉法院在两个“一站式”工作方面的思路和主要做法,得到一致好评。
多形式 司法便民
礼泉县信用合作联社以贷款合同纠纷为由向礼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王某等21人归还借款。诉讼服务中心工作
人员在受理此案后,通过研判认为有调解的可能,将该案及时转至元诉前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员在10天内成功调解15起。
为实现矛盾纠纷快速化解,礼泉法院创新纠纷化解手段和方式,用多元化的途径提升调解质效。
在疫情严重的3月份,礼泉法院网上立案功能正式上线,实现立案、交费、查询等多项诉讼服务的线上办理。截至8月底,共受理网上立案 50 件,利用人民调解平台调解纠纷134件,速裁法官诉中调解纠纷33件,采用微信视频开庭审结案件8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给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礼泉法院完善了案件分流程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专人具体负责非诉衔接和诉调对接工作,对当事人到法院申请立案的案件,先行进行调解和诉讼指导,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8月13日,投资200万余元的远程调解指挥三级网络平台系统正式开通。法官通过远程调解指挥平台,可以向人民调解员及时提供专业法律知识,并现场指导调解,同时,可以借助调解平台与全县大数据对接,准确掌握各区域纠纷状况、纠纷解决成效等情况,及时调配化解力量,制定应对化解措施,确保诉源治理精准对接。截止到8月底,礼泉法院收案数量与去年同比有所下降,实现了“减增量、提效率”目标。
“诉讼服务中心是司法文明的窗口,要做到 ‘一站式’解纷,全方位治理,就要在建立和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当事人‘零跑腿’。”礼泉法院院长马亚军说。(崔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