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我与地坛》读后感

2020-06-16 18:14:06    陕西法院网

初识史铁生,是语文课本中的《秋天的怀念》,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与母亲的二三事,对母亲的怀念感人至深。得知这篇文章是节选自《我与地坛》,兴冲冲去读了整本书,年少的我参不透作者对人生的叩问、对生死的哲思,草草读完,扔到一旁。整理旧书时又翻出这本,如今再看,感慨万千,庆幸又翻开了这本书。

全书从与地坛的偶然相遇开端,写了对母亲的怀念、园中的四季、在园子里遇到的各类人、漂亮而弱智的小女孩、与园神对话问询命运,最后以从容的笔调在轮回中找到了解脱。

读《我与地坛》第一直观感受是惊叹于作者的文字,通篇毫不娇柔造作,无一高深词语,却字字直戳人心。世人倾诉思念之苦恨不得日日丢魂茶饭不思夜夜辗转泪流成河,好像一次午夜梦回没有断肠感情就不够浓烈。史铁生却写:“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在我看来,真正浓郁深沉的思念,是连思及都不敢思及的,是道不明说不清,容不得半分矫情,做不到频频回首的。

读《我与地坛》还为作者对命运的态度、对生死的感悟而动容。史铁生对生命看得很透彻。关于生死,他给出了一个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在二十岁最为青春灿烂的年纪,史铁生因疾病永远地困在了轮椅上,在年复一年苦闷的日子里追问,最终为自己“活的意义所在”找到答案。史铁生是不幸的,他比之健全的人缺失了应有的生命的自由。他又是幸运的,他从这份缺失里又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生命的自由。从此之后,史铁生不只是让自己活着有所期翼,而且影响了千千万万个为生的意义而迷惘着的人。

史铁生还在书里写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是无奈吗?我觉得只是对现实的接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平生未必会遇到极大的苦难,但总有磕磕跘跘无法释怀,在认识并接受困难的平常后,依然接纳命运,感恩命运,接纳自己,这是史铁生式的英雄主义。园中的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我们认清生活依然热爱生活,回味园中的四季,品味人生的四季,这也正是《我与地坛》带给我新的认知。(西安市鄠邑区法院 彭丹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初识重罪检察心得(二)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