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不当得利引纠纷 高效办案促执行

——陕西省礼泉县法院阡东法庭受理不当得利纠纷案

2020-12-21 15:26:16   

近日,陕西省礼泉县人民法院阡东法庭受理一起原告某公司起诉王某不当得利纠纷一案。

 

 

据了解,2017年11月25日,王某驾驶陕*****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受伤,原告为该车辆的交强险承保公司,事故发生后,原告向王某垫付10000元医疗费,后此次交通事故经礼泉县人民法院(2018)陕0425民初591号判决书判决,王某受伤与原告方承保车辆无因果关系,原告无需向王某承担赔偿责任,故10000元医疗费为王某不当得利款,原告遂诉至法院,望判如所请。

办案唐法官受理该案件后,认真了解案件事实,为了能更好的处理该案件,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并告知其不归还的法律后果,希望能尽可能调节结案促使双方矛盾化解。但在“面对面”调节时,双方却就还款事宜始终因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僵持不下,调节工作由此陷入僵局。在此情况下,唐法官决定“背对背”调节法,分别了解双方思想症结,从人情上、法律上为被告分析。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节,最终双方达成调节协议,王某于2021年1月30日之前付给某公司垫付款6500元,若未按上列约定期限付款,法院则按10000元依法强制执行。至此,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画上圆满句号。(张金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蒲城法院:聚焦干警成才“四字诀”
下一篇:印台区法院:参观学习党性教育基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