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蒲城县人民法院聚焦干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素质、作风能力等领域,切实念好“深、实、爱、严”四字诀,不断厚植干警“学”的根基,主动立起“比”的标尺,鲜明培树“做”的导向,压茬形成“清”的常态,打出了一套人才梯队成长“组合拳”,弹奏了一支队伍长足发展“协奏曲”。
教育培训突出“深”
以“学习者”姿态砥砺初心
聚焦党的建设,创新开展“我是旗手 争当先锋”主题党建活动,以支部为堡垒,党员为旗手,创新党建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使全体党员法官干警形成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的良好氛围;树立“智慧党建”理念,以信息化思维、网络化的方式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把“互联网+”引入党员管理、学习,构建“指尖上的党建”。强化培训学习。出台《2020年度法官干警教育培训计划》,举办理论学习讲堂,提高法官干警政治素质、政治能力,派员赴先进法院学习财产保全、速裁审判、审判质效、法警队伍管理等经验。提升司法能力。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总结经验,直面问题,下茬整改,广泛开展案件评查、庭审评议、岗位练兵等活动,确保干警思想解放,整装再行。与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关于“蒲城县家事纠纷司法审理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课题合作协议,加强理论和审判实践深度融合。着眼素质提升。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鼓励干警深学深造,以学促知,学用结合,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参阅案例等的撰写量大幅增长,撰写信息571篇、调研文章16篇、学术论文12篇、参阅案例5篇,着力营造学习提高业务、尊重知识人才、注重调查研究、办案学习并重的工作氛围。
干事创业强调“实
以“实干家”劲头履职尽责
坚持放权与监督相结合,加强审判流程节点管控和审限预警,抓实案件动态监管,运用“大数据”强化分析调度,周通报、月点评、季研判,分类制定清理方案,科学有序落实办案任务,质效数据统计到人,通报到人,形成比学赶超办案氛围。依托信息化技术,强化事中监督,建立完善全员覆盖,全程留痕的审判监督机制。动态调配资源。率先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结构,确保了管理扁平化、垂直化。完善审判团队建设,推动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实现科学配置。强化合议庭、独任庭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切实落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发挥了院庭长办案示范和导向作用,司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科学评价考核。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涉众型案件和可能激化矛盾的敏感案件的监管,开展风险评估和“三同步”工作,确保稳妥处置。把办案质效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和激励机制,案件质量、效率不断提高。
优警惠警体现“爱
以“勤务员”态度优化服务
严格落实年度休假、体检等制度,切实运用“三项机制”,鼓励干警担当奉献,适时给位子、递梯子、压担子,培树先进典型,择优选升四级高级法官4名,提拔审委会委员3名,提拔中层年轻干部9名,激发队伍活力。推进文化建院。大力推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模范机关等创建,组织开展“书香端午 家国情怀”主题活动,在书香中抒发家国情怀,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和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完成《让党的旗帜在司法阵地上高高飘扬》《扫清黑恶毒瘤 建设平安蒲城》等专题片拍摄,较好地展示了法院形象。打造智慧法院。探索“人工智能+法律服务”,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启智慧法院建设新模式,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了智能诉状自助终端、执行服务自助终端、排队叫号系统、云上法庭系统、陕西法院微庭审平台等,将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嵌入诉讼服务中心,实现“千里官司一线牵、千日恩怨一朝结”,为司法便民插上腾飞的翅膀,对干警“松绑减负”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用,团结协作、心齐气顺“和”的氛围日益浓厚。
队伍管理坚持“严”
以“监察员”标准执纪问责
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制定《关于全面落实“抓早抓小”要求深化作风建设的工作办法(试行)》,将作风建设要求抓在日常、抓细抓实,努力打造干净担当、勇立潮头的法院队伍。开展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了高世龙严重违纪违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以张坚案为典型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了《将相故里 廉脉千秋》、冯振东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片《利剑高悬 警钟长鸣》等,教育约束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廉洁底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青年干警参观市级廉政教育基地,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做到早监督、早预防,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维护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队伍强则事业兴。今后,蒲城法院将狠抓队伍建设,将使命扛在肩上,不忘初心守护公平正义,全力打造一支面向新时代的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奋力创造一流业绩,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力争为人民法院审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惠国强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