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石泉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虚拟财产买卖纠纷案。
据了解,小蔡与小明因酷爱网络游戏,在网吧打游戏时相识,进而发展成朋友。小明羡慕小蔡游戏玩的好,从小蔡手中购买某游戏账号与密码,交易价为1000元,小明支付了200元后,就不再支付剩余欠款800元。经小蔡多次催要,小明虽表示会尽快支付欠款但一直拖着未能兑现,小蔡表示小明如果不愿支付欠款,可以将游戏账号与密码退还给自己,自己也会退还小明已支付的200元,但小明却认为自己购买该账号后只玩过一两次,后面再也无法登陆,怀疑小蔡将账号及密码窜改了,坚决不会支付欠款。
因当事人均为90后年轻人,且标的数额小,庭审前法官对各方当事人进行了劝导教育,并希望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双方的矛盾。若因小利而失了双方之间的情谊更加得不偿失,况且还是为了一点小钱就闹上法庭,不仅有损双方的颜面,也浪费司法资源。在法官的谆谆教诲与入情入理的劝说下,小明认识到自己言行的不当,表达了歉意,并主动交纳了欠款,希望与小蔡重修友谊。而小蔡也表示自己只是因为小明说话难听才起诉的,与小明依旧是朋友。两个年轻人就此摒弃前嫌,言归于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游产业发展迅猛,青少年已然发展成为网游文化创造和消费的主力军。网络游戏在帮助人们获取知识、享受乐趣、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树立健康快乐的游戏观,应当成为网络游戏与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主旋律。(钟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