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在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过程中,坚持学习调研与联合攻关相促进,坚持服务执法办案和群众诉讼相结合,不断深化“智慧审判苏州模式”,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升了程序效能,推动了诉讼质效明显提升。今年1月至10月,结收案比达98.58%,位列苏州全市基层法院第一;结案率达80.7%,较去年同期上升3.63个百分点。
6个课题组攻关
2020智慧诉服功能介绍,司法确认程序适用问答,小额诉讼程序适用问答……在相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导诉台前,该院行装科科长金海龙拿着一本本小册子和一份份文件汇编向记者介绍起该院改革试点的攻关成果。
据相城区法院院长徐建东介绍,相城区法院的改革试点是在今年2月20日疫情防控非常吃紧的时候拉开序幕的。为此,该院专门成立了6个改革专项研究课题组,坚持“改革课题化、课题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理念,通过学习调研,以及参与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中标的最高人民法院调研课题等形式,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制订举措,升级技术,完善机制。
通过边听介绍,边看演示,记者了解到——
要素式审判让简案“提档加速”。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6种类型化案件,精心设计“案件要素表”。对于在要素表中已确认无异议的要素,简化质证、辩论等环节,并可一键生成要素式文书,有力推动了简案快审。
庭前会议为繁案“开渠引流”。针对复杂的案件,由承办法官或其指导下的法官助理主持庭前会议,进行证据交换、委托鉴定、开展调解等工作,使庭审可围绕争议焦点开展。
系列实施办法让办案“快马加鞭”。该院通过出台完善简易程序、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等实施办法,取得了1月至9月全院简易程序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1天,位列全市第2的好成绩。单月案件平均审理天数自试点前的114.66天逐月下降至9月的60.85天,降幅达88.4%。
104项数据统计“一键生成”。围绕繁简分流改革试点104项数据指标,相城区法院自行研发统计小程序,实现数据实时汇总、报表一键生成。
内外联动大调解
叶某因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与卫生院协商无果后,将卫生院诉至法院。该医疗纠纷若进入诉讼程序,可能涉及医疗鉴定,审理期限较长。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相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遂委托该院聘任的特邀调解员许玉良对该案进行诉前调解。许玉良系相城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经多次调解,叶某与卫生院达成协议,卫生院补偿叶某人民币1万元。
对于医患纠纷、金融纠纷等案件,行业特邀调解员在相关领域具有专业优势。相城区法院聘请了50名特邀调解员,其中10名为行业调解员。
据相城区法院副院长吴宏介绍,该院以做实“法官进网格 审务进基层”为着力点、以推动“无讼村(社区)”创建为示范点,用好调解员的亲和力、专业调解的影响力、部门协同的聚合力,画好多元解纷“同心圆”、组建多元解纷“共同体”。
“相城区法院注重畅通鉴定程序与诉前调解的对接,畅通诉前调解与速裁快审、司法确认等程序流转的衔接,打通了调解中的梗阻。我今年9月25日收到一起标的额为11万多元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9月30日就调解成功并进行了司法确认。”江苏显允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克林边翻着调解记录本边介绍。
今年1月至10月,相城区法院诉前调解分流案件4014件,分流率达64.04%。特邀调解员通过“江苏微解纷”平台办理案件2509件。
科技驱动服务延伸到“掌”
“今年10月15日,苏州中院和相城区法院联合举办了全省首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5G直播,通过网易、腾讯视频等多个平台的推广,全网收视点击率高达近300万次。”金海龙指着相关数字介绍说。
作为苏州中院“智慧诉讼服务”建设项目试点单位,相城区法院建成以电子诉讼服务为核心,贯穿诉讼服务大厅、内外网络和移动端服务的一网通办各项业务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十余台便民服务终端可24小时服务。依托“苏州智慧法院”APP,将服务从网上延伸到“掌上”,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解、诉讼服务等4大类36项事务的查询、办理和跟踪反馈。相城区法院还积极参与苏州中院全域诉讼服务工作模式建设,真正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进门快办、异地通办”。据悉今年已成功完成跨域查档36人次。
据相城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伟丰介绍,该院为防止在线审理无序化、审理过程随意化等问题,还致力于打造电子诉讼模式,在今年3月初,在全省率先出台《电子诉讼规则指引(试行)》。该院还通过已打造的9个互联网法庭,完成了10个月共进行在线开庭、调解、质证、执行等各类诉讼活动8242次。
相城区人大代表、区律师协会会长刘文健表示,过去到相城区法院,要查证件、手写登记,还常常需要排队。现在“刷脸”就可以进出,网上即可立案,路上就可提交证据,很多工作用手机就能完成,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智能和高效便捷。(郑卫平 本报通讯员 丁莉华 邓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