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周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表示

加强民事审判工作 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0-10-16 11:12:51    人民法院报

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雷蕾)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报告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民事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司法制度,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周强强调,民事案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民事权利、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做好民事审判工作,事关经济行稳致远,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人民美好生活,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民事案件占到人民法院诉讼案件总量的85%以上,是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周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事审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人民法院做好民事审判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民事审判提供了坚实立法保障。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民事审判工作呈现出案件增长快、新型案件多、审理难度大等新特点。为此,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完善破产审判制度机制,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深化家事审判等改革,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努力锻造过硬民事审判队伍。在制度、科技、队伍多个层面同向发力,从民事诉讼前端快速分流化解案件,从中端破除制约民事审判质效的“中梗阻”,从末端打通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让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转的“最后一公里”。立足司法职能,促进解决国家治理的难点、经济循环的堵点、民生保障的痛点,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强从10个方面报告了民事审判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做法和成效。一是制定司法应对举措、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在线高效化解纠纷,服务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二是助力优化我国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是通过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海洋强国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服务打好脱贫、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五是坚决捍卫英烈尊严荣光、加强以案释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是加强人格权保护、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加强民事权益保护。七是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促进和谐家庭建设。八是通过畅通群众纠纷解决渠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城乡基层化解纠纷,构建便民高效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九是通过优化民事审判组织专业化布局、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民事诉讼制度、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行阳光司法,深化民事领域司法体制改革。十是认真做好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

周强指出,当前民事审判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民事案件数量长期高位运行导致审判压力较大,民事审判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存在落实不到位情况,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需要深入推进,民事审判队伍建设存在差距。周强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民事审判的保障力度,加强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监督,推动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公正司法。

周强表示,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建设过硬民事审判队伍,依法保护人民权益,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法院7年来审理离婚纠纷超千万件
下一篇:再“碰瓷”,必严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