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近年来,山东省郯城县聚焦“五化”建设,精准发力、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聚焦干部队伍专业化 强化源头培养
通过选优配强、常态培养、严格管理等举措,把农村党组织书记锻造成新时代党在农村工作的播种人、践行者。
一是建强农村“领头雁”。2019年以来,郯城县创新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参照乡镇事业人员提级管理、提高待遇,首批纳入395名,占比54.9%,人均月报酬达4352元,充分激发了专业化书记干事创业热情。对专业化书记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今年4月,强制退出不合格专业化书记20名,第二批新纳入251名,占比81.8%。
二是锻造多重“硬实力”。通过健全专业培育、专项扶持、专岗管理、专职服务、专线推进“五项”机制,培养专业化书记党建引领、民主治理、致富带富、群众工作、廉洁自律“五种能力”。目前,全县469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学历教育,实现专科学历教育全覆盖。推行百名专业化书记挂职帮带计划,13名“乡村振兴好支书”挂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50名挂职本乡镇(街道)涉农部门单位副职等,有效提升专业化书记领导能力和乡村治理水平。
三是厘清权责“边界线”。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梳理村级事项,分为“三重一大”民主决策、集体资产处置、低保五保申办、“三务公开”等8大类30项,建立权力、责任、负面“三张清单”,分别绘制流程图,厘清权责“边界线”。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农村集体事务与公开有关的信访举报量下降25.8%。
聚焦阵地建设标准化 筑牢战斗堡垒
围绕“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升级”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农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工程”。
一是夯实党建根基。对全县684个村级活动阵地逐一“过筛”,确定符合新建提升要求的场所。统筹整合全县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县管党费等各类资金3000万元,新建、提升场所246处,覆盖率达36%。
二是升级硬件配套。各乡镇按照“四个统一”要求,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功能布局、统一标识标牌,一并升级打造。所有场所安装配备三务公开栏、LED电子显示屏、国旗杆、党建logo及必需的办公活动用品,将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党员群众满意的综合性活动阵地。
三是突出功能融合。以“党建引领、服务群众”为目标,在保障村干部正常办公的前提下,优化村级活动场所功能布局,鼓励公安、司法、人社、民政等部门将职能下沉,引导超市、卫生室、理发店、合作社等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支持邮政、金融、电信、小件物流等服务单位设点,让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庄人气最旺、集体认同感最强的地方。
聚焦组织生活规范化 激发党员活力
坚持“内容实、程序严、效果好”原则,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
一是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每月25日,各党(工)委组织下辖党支部按照“3+X”模式确定活动内容,“3”为规定动作,主要落实“三会一课”要求,开展学习活动、通报审议当月支部大事等工作。“X”为自选动作,由各党(工)委自行安排,原则上控制在3项以内。县委组织部借助“郯城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抽查通报活动开展情况,1月—7月,按时召开率达97.1%,党员平均参会率达80.4%。
二是优化发展党员质量。实施发展党员梯次培养计划,共培养入党申请人1000余人,入党积极分子4000余名。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推行集中公推、统考培训、党性教育、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5项制度,有效提升入党积极分子择优率。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优化发展党员工作体系。
三是创新党员分类管理。出台《郯城县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夕阳红党员4大类,实行“承诺式”“定岗式”“跟踪式”“关爱式”管理,在职党员累计完成工作承诺720件,无职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3150个,流动党员提出村级发展建议1123条,夕阳红党员过“政治生日”122次。
聚焦支部作用实效化 助推“双创一领”
郯城县着力打造村级“致富+服务”双平台,开展“双创一领”行动,不断提升党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
一是创办合作社。整合涉农资金1500万元优先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倾斜,在每个乡镇着力打造3—5家运作规范、规模适度、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每年培育10个市级示范社、20个县级示范社、50个乡级示范社。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2家,收益突破3000万元。
二是创办好项目。坚持抓点带面,乡镇党委每年遴选1—3个增收项目重点管理、跟踪指导,县委组织部和农业农村局每年遴选10个重点项目备案管理、重点扶持,拓展村级增收途径。大力发展光伏增收项目,全县累计完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下单1646户,实现村集体增收128万元。
三是领办志愿服务队。成立113支以村班子成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志愿服务队,以村内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推行“1+N”志愿服务模式,即每月一次“固定服务”,N项“灵活服务”,解决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生活不便、家庭困难等问题。今年以来,为702名老人、346名儿童建立爱心信息卡,为80岁以上孤寡老人提供洗衣、理发等服务200余次。
聚焦党建活动信息化 开启智慧党建
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可视化为支撑,建设县、镇、村三级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投资264万元,按照“3+1+1”布局,即在坐班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基层党支部活动场所门口安装3个高清摄像头,在党员活动室安装1台电视机和双模高清机顶盒,在党支部活动场所、文化广场覆盖wifi信号,实现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586个村党组织可视化平台设备全覆盖。
二是强化平台应用。利用远程会议系统,“面对面”部署工作,累计召开视频会议16场次。利用远程培训系统,开展专业化书记专科学历教育远程授课,完成集中授课3次。利用远程管理视频存储功能,对发展党员、换届选举规定步骤和关键环节等全程纪实、全程录像,实现各项工作可追溯、可查证。
三是强化功能拓展。建设郯城党建电视频道,开办榜样、党课大家讲等专栏,架设郯城党建课件资源库,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平台互联互通,结合“灯塔—党建在线”山东e支部组织生活信息上传,与可视化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印证,助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作者系山东省郯城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