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季的振华中学处处彰显着 “热火朝天”的景象。伴随着 “我们都是追梦人”的音乐,一群年轻教师正在练习新编的工间操,课间休息的学生们开心的跳着不同花样的竹竿舞,昔日没落的农村校园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从不足80名学生到现在的650余名学生,短短的3年时间,我们迎来了生源回流的小高峰。”西安市鄠邑区振华中学校长刘战锋欣喜而自豪地说。“现在校园美了,学生多了,教师的干劲也更足了。”
1946年,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关麟征将军创办了振华中学,70多年的历史给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然而在学生外流的冲击下,这所历史悠久的农村初中也在劫难逃,生源一度下降到不足80人。2018年,振华中学创新办学思路,成功转型创建为西安市首家平原地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启了逆袭之路。
老学校换发新活力
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设施齐全的宿舍、精心布置的小花园……现在的振华中学处处焕发着新的活力。
2018年3月,振华中学立足实际,抢抓发展机遇,盘活公办教育资源,创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如何引得学生来,还让学生愿意住宿是首要问题。那么,提升办学条件就是首要任务。
振华中学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配备了设施齐全的运动场地、体音美室、图书室和实验室,完成了中、小学教室班班通和师生计算机安装,实现了校园监控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创建了农村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创客教室、科技教室等部室。在生活设施方面,振华中学新建了食堂、冲水厕所和浴室。现在的学生宿舍内洗漱设施齐全、使用方便,而且每个宿舍都配备了空调。“现在住在学校比家里条件还好,食堂的饭菜每天都不重样,不仅吃得饱,而且比家里的味道还要好;每个学生宿舍都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指导,我也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三二班孙漫雪开心地说。
考虑到学生寄宿的生活需求,振华中学还重新打造了校园环境,休闲花廊、树椅、荷花池、文化走廊等小景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筑巢引得燕归来
“我家在鄠邑城区住着,本能上城里的学校,但是我父母工作很忙,平时照顾不上我,这里能寄宿还免费,他们就把我送这里来上学了,解决了父母接送我上学的后顾之忧。”二年级一班夏浩然告诉记者:“刚来学校我不习惯,因为没有父母陪伴,晚上都睡不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我,现在我已经很适应了,也很喜欢这里。”
除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学校丰富的课余活动和优质的课后服务吸引了大批的生源。仅2018年9月学生数量就达到了400余名,随后两年都以上百人递增。
“我家就在学校跟前,但是父母都辅导不了我的作业。在学校每天有晚自习,全程都有老师辅导,还能和同学进行讨论,家长都很支持我住校。”家住野口村的袁孟杰说道。
“以前学生少,一个合唱队都很难组织起来。记得2017年我带着挑选出的45名学生参加区上的红五月活动,那时全校总共才有78个学生。”咸阳籍音乐老师郭娜回忆道。
现在,振华中学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有琴艺古筝、音乐舞蹈、乒乓部落、足球之星、篮球战团、经典诵读、武术社团、书法绘画等,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满意。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办好农村教育,关键在教师。振华中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又是一个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日基本都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这几年学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村教师待遇也逐步提高,20多位新分配来的教师无一流失。”刘战锋说道。
“我2018年刚来学校工作时,人生地不熟,总是想要考出去。现在娃都一岁了,我已经下定决心在这里安家了。”商洛籍教师雷楠楠动情的述说:“在这里工作很舒心,领导和同事都对我很热情,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尤其是我娃还小,平时又不能回家,学校允许我婆婆来学校帮我带娃,还给我婆婆安排的住宿,这让我感到很温暖,也让我下定决心在这里安心工作。”
据了解,这几年,振华中学新进的外地教师多,学校主动了解教师生活上的需求,丰富教师在校生活,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帮助新教师适应这里的工作和生活。
不仅感情上留得住人才,还要把人才用得好。振华中学通过“青蓝工程”“名校+”交流等形式,给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提升的机会,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了“看、思、学、比”的课堂研究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据了解,近日内振华中学还将代表全区总工会参加2020年度的西安市职工工间操大赛。(吕少璇 赵影超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