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二十届高中生阅读与写作作文大赛初赛命了两道题《书里书外》《线上线下》,笔者都做了指导。其中,对《书里书外》的指导强调:“这里的书,应当是文学名著或者理论经典。”原本,在笔者看来,中学生是应当读名著的,这也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共识。
可是,作文收上来,有一篇让笔者一惊,有喜欢,也有反省。《阅读是自己的》这篇文章,记叙了自己的阅读经历,从小学到高中有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没有一本是语文老师眼里的名著。诸如《铠甲勇士》《查理九世》《怪物大师》《斗破苍穹》《武功乾坤》《斗罗大陆》《龙族》《牧神记》《遮天》之类,都是如我一般的“一本正经”的语文老师们没有读过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的,或者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他是读得津津有味的,对他的影响也是奇妙、独特而又积极的。
这篇文章,我是被吸引住了。不仅因其流畅的文笔,神来的表达,至真的呼唤,更有作者内心世界真实的流露。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沉思。
从书内到书外,作者在冷眼和蔑视中一路走来。老师和家长眼里的末流作品,却是作者的兴趣所在,并且,实实在在推动了作者的成长!推动人成长的难道一定要经典名著吗?
进一步思考,中学生一定要读“名著”吗?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我们要做的是,顺其兴趣,积极引导,指向纵深。
不可否认,名著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上,在艺术建构的独特性上,在语言运用的精炼精彩上,各个方面,都是典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这一切,对于文学素养尚很欠缺的中学生来说,都是高大上的,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评判能力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面对高山上的灵芝——名著,他们看不到,看到了也够不着!于是他们只能退而求次——也不是求,而只是触手可及,那些情节新奇、人物灵动、语言浅近的下里巴人的作品,一下子就能吸引他们,而且,他们阅读这些作品,完全是因为心之所爱、兴之所至,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不需要考试,不需要为抓分数而读,没有任何逼迫的因素,所以,这样的阅读是自由自在的,也就能读得畅快淋漓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多少老师和家长去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呢?我们让学生阅读,终极目的还不都是为了考试?说是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考试的要求,我们会让学生读名著吗?另外,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学生,从来不问一问学生喜欢什么。曾经,有推荐阅读《瓦尔登湖》的,我们细细想想,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吗?它是作者厌倦喧闹、孤立无助而不能立足于世时,寻求的无奈人生的栖息安身之所,所谓宁静,也不过是无奈、无为、无助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安慰而已。就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而言,很不容易读懂,即便读下来,也很难理解其中对人生的另类彻悟,更不排除其中的消极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也是不能的吧!但是,我们就是这样的一厢情愿。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是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打造过的,当然就会喜欢并从内心景仰经典名著,但中学生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锤炼,也不可能有系统的文学理论的学习和鉴赏实践的磨砺,基础教育毕竟不是专业教育,当我们要把自己的喜好和推崇强塞给他们的时候,我们需要不需要考虑中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接受能力?
再者,时代在不断变化,网络视界是那么开阔,我们的视野却还只盯着名著,不肯放开眼界。尽管是经典,但,是不是狭窄了些?学生已经在开阔的境界里畅游了,而我们却还没有能够游目骋怀,或者干脆不愿意随着学生目光放眼远眺,我们难道不落伍了吗?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该变一变了!
也许有人说,名著反映社会生活,能够弘扬正能量,推动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当然如此,但很多非名著也具有这些特征啊。只要是文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作品,都不会背离核心价值观;只要加强网络作品的监管,也不会让危害青少年成长的作品流行于世。这是普通作品流行于世的前提。无需赘述。无论如何,再也不能把非名著作品当成“洪水猛兽”,更不能借此对中学生封禁,也不能以浪费时间为名禁读了。
当今,各种媒体带给人们的各类作品浩瀚无垠,并且每天都有新作品产生,层出不穷。固守传统阅读的圈子,强推自己的喜好,显然不合时宜。置身于时代之外,终究会被时代淘汰。作为教师,要从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观念开始,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阅读教学策略。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写作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把握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层级,为阅读指引铺垫道路。
其次,扩大自身的阅读面。过去是教师为学生开书目,现在,不妨让学生为我开书目。教师去阅读学生阅读的书,会发现别样的世界。可能很多地方只是泛读、跳读,但一定也会有很多被吸引而精读的章节。这样,我们的指引就会有针对性了。为此教师需要更多的付出。
第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向审美鉴赏和审美评价的纵深发展。笔者曾经设计过阅读系列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显特长。总名称叫做“让读书才能展示会有序延伸”,包括阅读批注、撰写短评、改写剧本、短剧表演、演讲比赛,等等,每项活动都会评奖,由学生评委评判,并颁发奖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作为教师,笔者想再次呼吁,我们应当摒弃一切为了考试而阅读的教学行为!为了考试而阅读,偏离了阅读为人生成长、为人性净化的根本宗旨,让阅读者因走向功利而丧尽阅读兴趣,也违逆创作的终极目的!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