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体教融合培养新型体育人才

赵嘉伟    2020-11-19 11:17:46    光明日报

10月27日,在2020年第十四届武林大会57公斤级搏击比赛中,来自武林盟搏击俱乐部的石家豪获得冠军,年仅15岁的他力压群雄战胜了多位成年选手。

家境贫寒,却从小热爱武术,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17级毕业生陆辉创办的武林盟武道教育集团已经拥有五家分公司和十多个分校区,圆了很多青少年儿童一个功夫梦。

如今,培养了熊倪、龚智超等7名奥运冠军,唐九红等近50位世界冠军以及200余名亚洲和全国冠军的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已经成为体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的“排头兵”。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面对体育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职业导向性等问题,以体教融合为契机,以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为抓手,破解体育职业教育转型困局。

环环相扣 重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培养环节都至关重要,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先导性作用,释放人才培养最大活力。”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宏讲到。

为此,学院进行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成功立项了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体育高职院校“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项目为抓手开始了“五环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五环模式”依托“产、学、研、训、赛”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学生培养目标环、机制环、培养环、活动环与评价环五个具体层面。

为了激发制度活力,学校建立政府管理、学校治理、校企合作、行业融入、社会参与的“政校企行社”五环相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牵头成立了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合作单位已经扩大到了70余家,与北京中体、特步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

凭借着“开门办学”、广泛合作的办学理念,6年来,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提高了300分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从五年前的87.2%提升到90.9%,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起薪点普遍高于同类高职院校毕业生。

产教融合 校内课堂变企业课堂

“目前,体育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从培养竞技人才向培养面向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在校园内搭建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管理、真实服务的教学训练项目和场馆,才能给体育人才成长提供土壤。”学院体育产业与管理系教师杨莹说。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灵活培养方式,开展了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11个创业孵化项目在学校落地。

在学校产教融合的措施推动下,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从1家到130余家拳馆,年营业额超亿元,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毕业生王亮华用短短三年时间创办了自己的跆拳道品牌。

文以化人 搭建职教成长“立交桥”

“传统上把职业教育看成技能训练,不重视文化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管理能力欠缺。”谭焱良介绍。针对于此,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曾连续3年坚持为朱溪村、竹园村等上百位村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医疗保健服务。

学校从2017年开始招收武警士官生以来,就把文化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求士官班学员每周一到周四晚上必须在图书馆阅读书籍一个半小时,在校期间至少完成100本课外书籍的阅读,此外还举办读书交流、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士官生的文化素养,真正做到政治素养强、文化水平高、军事素质优。”士官生文化素养教学团队负责人说。

目前,学院正在筹划实施退役士兵学历教育基本方案,未来将设置健身教练、青少年体育教练员、应急救援等三个专业方向,加强退役士兵学历教育,帮助退役士兵顺利就业,进一步打造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身边故事就是最好的思政课
下一篇:城乡科教的“接入性鸿沟”如何弥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