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农耕教育不是成绩表上的一个分数

2020-10-30 11:49:22    中青报

近期,媒体一项调查显示:98.0%的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受访者中,87.4%的受访者是中小学生家长。

98.0%的支持率,真的很高。尽管多数受访者生活在城市里,但如此热切地认可学校开展农耕教育,至少表明社会对这一命题存在较高的认知程度。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熟悉稼穑、体验农耕,多一些田园常识,多一点农事习练,并不是一个特别难以接受的理念。

国人对这样的理念,原本并不陌生。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就不乏对农桑的向往和对田园的迷恋。“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其实,不管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农耕一直在那里。它在诗文中,也在现实里;它在我们的文化想象中,也在现实社会的制度中。因此,忽略农耕教育,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

从现实来看,当下学校开展农耕教育,至少需要跨越三重障碍。

其一,当下的生产生活习惯与农耕时代渐行渐远,孩子们很难随时获得农耕知识。这当然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分工的结果。长此以往,或许只剩下两种学生,一是已经进城的学生,再就是随时准备逃离农村的学生。要让他们有接触农耕生活的机会,恐怕不太容易。

其二,相关教育制度也不支持学生亲近农耕。当下不少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更倾向于把学生圈在校园里。前几年,因为春游出事,有些学校居然连春游秋游都不再组织,更不要说去接触农耕生活了。

其三,当下社会文化也往往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农耕,在不少人眼里,亲近农村,意味着文化降维、品质降维。尽管这毫无道理可言,却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学校开展农耕教育,绝不仅仅意味着开一些农业课程,或者像观光一样把孩子们拉到农村走马观花一番,而是需要进行一番扎实的清理工作。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走出以往狭隘的路径,让学生们能够接触更多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也要走出分数至上的迷思,告诉学生教师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实践。当然,还包括回归土地、回归常识、回归生活,等等。很多时候,不能怪学生闹出“藤上摘土豆”“树上挂西瓜”的笑话,而应该怪我们的成人社会没有给孩子们提供合适的农耕教育。

顺便说一句,我坚决反对一些专家“把包括农耕学习在内的劳动教育学业成绩,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学就业依据”的建议,那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老套路,并不足取。这不仅不可能让学生爱上农耕、爱上土地,反而会背离农耕教育的初心。

龙之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90后视障女孩探索互联网“盲道”
下一篇:缓解“入园难” 减少奋斗青年后顾之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