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让易地搬迁贫困户子女教育与深圳同步

2020-09-29 14:09:32    中青报

“现在,我放学后会在阅览室写作业、看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深龙小学五年级学生梁彩碧说,以前,没有这样的学习条件。

一年前,梁彩碧在这所全新的学校开启了崭新的校园生活,“比原来的学校大,阅览室大,还有免费的午餐。”

深龙小学于2019年9月开班办学,是深圳对口帮扶援建的易地搬迁公共配套项目。学校为科冬家园和城南家园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及周边的那赖新苑、幸福新城和那赖村提供教育保障,实现就近入学。

家住科冬家园的六年级学生王馨爱好唱歌。正对校门的综合楼里,就有音乐课专门的功能室。综合楼的一行字颇为醒目:“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校长黄丽宇看来,这一年,学生的成绩变化最大,“刚来的时候,很散,纪律都成问题”,但通过全校狠抓纪律礼仪和学习习惯,“可以和办校四五年的学校比了”。

黄丽宇介绍,在2019-2020学年度,深圳市龙岗区为深龙小学选派了3位导师型支教老师,他们给深龙小学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理念。之后,学校计划分批派教师前往深圳龙岗跟岗学习,“我们办学理念是跟着深圳龙岗的步伐走的。”

“读书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这句校训写在深龙小学的教学楼上。2020年秋季学期,深龙小学在校生9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93人。“我们的孩子基础差一点,首先起跑线就低了,要加把劲,加点油。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黄丽宇说。

“支教暂定一学期,我应该还会再报一学期,因为我喜欢这边的氛围。”深圳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珑佩说。她在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学教二年级语文。

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学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搬迁生态民族新城内,建校两年来,依托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的教学资源,多次开展师资培训、送教、教学设施支持、学生交流学习等活动。

在李珑佩任教年级的10个班,每个班都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专家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取不同书籍,作为“漂流书籍”让同学们共同阅读、分享体会。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向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学捐赠价值3万元的儿童读物,“深圳学生在深圳市读到的课外书,在这边也可以读到。”

李珑佩观察,受条件所限,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暂时还没有养成。接下来,她将在阅读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比如,把深圳同龄学生跟随课文阅读的课外读物拿过来,“在我们班试行,看孩子们能不能跟上节奏。”

李珑佩的到来,让二年级语文教师韦兰春非常高兴,“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经常交流,教学的方法都是互通的。” 韦兰春告诉记者,之前不知道什么是集体备课,只是在书里看过,不清楚到底怎么实施,“深圳帮扶老师过来之后,每周都会有这样交流教学学习的时间。”

校长黄文猛说,学校每学年至少有一位支教教师,“深圳来的老师对学生很用心,也很有爱心。”

7月30日,隆林罗湖幼儿园贴出2020年秋季学期新生招生公告,招生对象为鹤城新区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适龄儿童。截至目前,罗湖幼儿园共招收幼儿451名,其中易地搬迁子女299人。

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课程与教学中心的刘院英,对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有个小目标:帮助这所刚成立的幼儿园搭好框架,“把学科组和幼儿园的管理规划建立起来”。

从事幼教工作19年的罗湖幼儿园园长王小题表示,引入深圳先进的教育教学,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这样大的变化让她很期待,“贫困户子女在这所幼儿园也可以享受到和其他幼儿一样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一些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由于隔代抚养存在的不同问题,罗湖幼儿园教师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同时也与家长及时沟通。刘院英认为,这是场长期攻坚战,“要一步步来”。“习惯养成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王小题说,“希望通过孩子的改变,去改变家长。”

位于新州镇民强村的隆林鹤城新区,是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已安置3382户14606人,为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配套建设了罗湖幼儿园、第六小学。

第六小学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目前学校有学生986人,包括贫困户子女622人,其中安置点搬迁群众子女570人。

第六小学贵州籍苗族音乐教师侯正英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是“很惊讶,一般教学都注重语数外”,她没有想到学校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之高,非常关注学生在礼节和音乐方面的素养。

副校长唐杰林介绍,第六小学的校训是“以礼立行,以乐润心”,作为深圳对口扶贫协作财政帮扶的一所扶贫先扶智的典型学校,接收的学生来自包括汉族在内的5个民族。第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人”特色项目,请来壮族、苗族、彝族、仡佬族的音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传承民族文化。

今年5月,33岁的贫困户熊萍在广西隆林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找到了缫丝车间的工作,她的丈夫也在隆林鹤城新区安置点有了一份公益性岗位收入,最小的儿子在第六小学读六年级,“每天回来挺高兴的”。

在鹤城新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宣传墙上,还有一条清晰的标语——“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见习记者 李怡 赵丽梅 记者 谢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下一篇:交给孩子改变贫困命运的钥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