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前夕,一位84岁的老人再度受到瞩目:“开学第一课”讲台上,他深情讲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从医从教60年的他光荣当选;9月8日,他登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他既是院士,更言传身教、桃李满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拔尖医学人才。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之家,受父母影响,毫不犹豫地走上了从医从教之路。
现在已是广州医科大学教授的秦茵茵,清楚地记得自己刚跟老师出诊时的经历。“钟老师,病理出来了,是肺结节病!”秦茵茵把报告拿给钟南山。“不应该是这样。”老师的眉头蹙了起来,“走,我们去病理科。”难道病理结果也会出错?钟南山一贯大步流星,秦茵茵赶忙跟上。病例重新检测,果然找到了干酪样坏死,是肺结核。“做临床医生,要有临床思维。这个病人的临床表现一点都不像肺结节病,看到这个结果就要怀疑。”钟南山耐心引导。
钟南山教学生,先教思维方式。“院士大查房”后的讨论,钟南山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2010年,为了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拔尖人才,钟南山决定从原广州医学院416名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选拔32名佼佼者,成立“南山班”,由他担任班主任,教授呼吸疾病总论等课程。为什么会学医,是钟南山留给每届考生的必答题。
“南山班”一改传统医学院校的大班授课、实践不足的弊端,实行小班教学,开展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教学模式,通过典型病例,从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到治疗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知识,提倡“全程导师制、重英语、强人文、强科研、早临床”。“希望我班上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能亲身接触病人,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医生,而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临床医学家。”钟南山这样勉励学生们。
10年过去了,从“南山班”到“南山学院”,一个个喜讯传来: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32项……在钟南山带领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成长起来,呼吸学科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南山学院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大、更好,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年轻人都能更好发展。”钟南山说。
新冠肺炎疫情前,钟南山坚持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地出诊,“几十年来,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一线。”他很少坐在椅子上,常常站着微笑迎接病人。身教胜言传,他的学生、助手也都整齐地站立。“我们的重点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作为“南山班”的班主任,面对未来的医生们,钟南山总是一再强调“人”。
“我一直跟学生们说,医学一途,关键是要顶天立地为人民。”钟南山说,“顶天”就是紧盯国际前沿课题、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将科研转化到惠及老百姓的实在用处上,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学生们不会忘记,在广东抗击非典一线告急、人员紧缺的危急关头,钟南山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让全国动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医者的使命。”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如是说。
作为心系祖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钟南山一直关心着下一代。开学前夕,浙江省衢州市实验教育集团七年级(6)班学生王逸君收到了钟南山的回信。几个月前,她给钟爷爷写信,“立志要当医生”。“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钟南山用诗一般的语言回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