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江西财经大学:

创新开展“红色走读+” 让“作业”变“作品”

2020-08-19 14:30:19   

近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江西财经大学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进“红色走读+”系列策划,组织师生“云上游”、线上读、线下走,教师先行,师生同行,在学思悟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开展思政教育。

8月4日,江西财经大学50名思政干部(同时作为所在学院“红色走读”活动指导教师)奔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除理论学习外,还实地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哨口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教师们通过班会、小组会专题研究“红色走读”活动及其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短视频、心得体会等形式向学生们提供了“云作业”范本,也为“红色走读+思政教育”模式汇集了第一手资料。

红色走读”+师生联动

思政教师与学生团队结对合作,是该校开展“红色走读”活动的一个重点举措。

国际学院辅导员冯爽爽为指导的学生团队分享了自己在井冈山实地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还参与了学生团队的作品讨论。在先后五次激烈的思想交融和灵感碰撞后,学生的“红色走读”作品日臻完善。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辅导员吴小湖与学生团队这样分享自己的“走读感悟”:“江西在红色省份最绿,在绿色省份最红。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最宝贵的思政教育元素,我们要通过井冈山的丰富红色资源,走近历史、感悟初心,感受爱国情怀。”

正如党办校办吴宗福老师所总结的,教师的深度参与为学生开展“红色走读”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工具”:一是望远镜,有助于看清方向,领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二是显微镜,有助于关注细节,了解革命道路的坎坷曲折;三是放大镜,有助于立足当下,在日常生活中传递更多正能量。

 

学生团队创意短片《井冈山上粉碎经济封锁》

 

红色走读”+朋辈创意

江西财经大学将“红色走读”纳入暑期社会实践范畴,并赋予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鼓励学生通过朋辈合作加强交流、激发创意。

统计学院侯馨瀛同学选择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团队的“云游”主题。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云游作品”,她专门联系了家住吉安的罗嘉琪同学做自己的队友。罗嘉琪同学上山当起了团队的“眼睛”,通过手机镜头带着队员们领略了井冈山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貌,在山顶的一处平台上,小伙伴们通过“云端”讨论作品创意。正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团队很快地完成了作品的创意剪辑。

红色走读”+独特视角

“红色走读”活动重在激发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个人专业所长等独特视角阐释学习感悟。

信息管理学院万子豪同学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洪都厂区进行思维发散,用H5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云游作品”。“洪都是名副其实的‘红都’,洪都厂区是近代中国航空的重要基地。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这里成功首飞,这里见证了新中国航空救国、报国、强国的历程,更是我们家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我有义务向大家讲好洪都厂区的红色故事。”万子豪同学说道。

 

陶雪玉团队手绘作品

 

艺术学院陶雪玉同学在“云游”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后,满脑子想到的都是“长征”这两个字。她决定与同学一起用画笔描绘出内心的红色信仰。她说:“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长征者的身上,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我希望能够用画笔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定格在纸上,通过作品让这种精神能够感染到别人。”

“红色走读”活动得到了学校各学院的积极响应。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等通过召开“红色走读”启动会、作品展示交流会等主题活动浓郁参赛氛围,各学院团队形成了观后感、主题绘画、原创音乐、视频、H5、动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作业”。

截至目前,江西财经大学已遴选出由数百名学生组成的80支团队进入了校级评选。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团队制作了优秀作品汇总展示页面,让更多师生参与“众评众议”,推动“让作业变作品”,进一步发挥优秀“红色走读”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付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线教育莫“越线” 向网课乱象开刀
下一篇:学生阅读,有了“路线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