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堡垒强“领”

——青海海东脱贫攻坚党建篇

赵 睿 张多钧 姚 斌 罗 珺    2020-05-08 08:57:25    青海日报

海东,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脱贫任务繁重、社会治理难度大,脱贫攻坚工作挑战艰巨。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叠加,亟需党建的强大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统筹各种力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十三五”以来,海东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狠抓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一户户村民脱贫,一个个地区“摘帽”。

做给群众看

海东市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不足是现实之困,社会治理是压力所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贫攻坚是“富口袋”也是“富脑子”的工作,能不能脱贫要用结果体现,让群众眼见为实信服。

“以前我也很穷,比现在的贫困户条件还艰苦。村子没搬迁之前我们一家就下了山,我做过好多养家糊口的活,吃了很多苦,逐渐干成一些事业,我想乡亲们搬下山,条件这么好,一定能很快脱贫。”乐都区白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山说着,眼中满是奋斗的憧憬。

白草台村原位于乐都区达拉土族乡西南边的大山里,距离县城30公里。这个土族村有60户228人,年复一年过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家家睡土炕,顿顿吃土豆”的生活。2015年9月,全体村民搬迁至离县城5公里处的朝阳山片区。自那时起,村“两委”就给村民规划了一幅脱贫致富的发展蓝图,并用实际行动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

李万山既是村里的党员干部,也是群众眼中的成功典范。但当大家住进新房,享受到邻近县城的各种便利时,他心中并没有“生活这么好就行了”的轻松,而是要奔事业、过得更好的紧迫感。

4年多来,村干部以“企业+集体+农户”的形式带着村民建设南凉故土园景区,让村里的阿姑发展盘绣、演出土族歌舞、打造实景演出“印象南凉”,建商业街、酩馏酒坊,计划将村里的28公顷土地种植高原冠菊……据李万山介绍,2019年,景区2500平方米的演艺大厅、700平方米的民俗展览馆、700平方米的民族商店、15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600平方米的土特产销售商铺的主体工程已完成,今年开始营业。“我在景区跳舞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丈夫在外打工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日子好了家里矛盾也少了。”33岁的藏族姑娘石当毛什姐说。

一个家可折射出一个村的状态,各个项目相继实施,让村民们都自觉自愿团结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紧跟村子发展的步伐,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

海东全市1587个村推选产业大户、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建强村级班子,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

带着群众干

识别独特发展资源,定位群众脱贫方向,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和能力。

2019年,海东市第二个“支部建设年”以抓实“五个基本”为重点,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开展组织体系“三年行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实施了“领导力建设工程”、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能力,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

2018年,当村集体经济“破零”机遇摆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岔尔沟村“两委”面前时,在考虑到村子区位、资源、产业都无优势的现状后,干部们将4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注入了互助绿色产业园安定投资开发公司,通过分红收入实现了“破零”。次年,中央财政5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财政6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优厚政策机遇来临时,村“两委”认为必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2019年2月,村党支部书记张启在乡党委举办的农村党员冬春轮训时,在一堂关于“文化扶贫”的党课里找到灵感。他想到岔尔沟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土族传统民俗文化,终于发现了本村的脱贫“富矿”——民族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将这个软实力作为村集体发展项目。随即在村民的支持下,成立了东山乡首个民俗文化歌舞表演团体——青海金色塔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启任团长,聘请31位村民担任演员兼员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编排了歌舞剧《塔拉之约》。2019年7月30日首演后的两个月演出28场,总收入8.4万元,村集体净收入1.5万元。“若是没有培训的机会,我怎么能想到靠文化让村民脱贫致富?”张启说。

经过能力提升培训,海东各地的基层党组织脱贫思路更加开阔,个人和组织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发展产业和业务培训,让村民也更具产业员工的专业素质,致富的信心和能力明显进步。

帮着群众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2015年以来,基层党组织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已经将贫困群众带入了脱贫“快车道”,奔向富裕的目标。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更要注重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持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有效巩固脱贫成果,保障贫困群众的脱贫质量。

海东市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50条措施》,从思想认识、责任落实、骨干培养、固本强基、先锋引领、能力提升、人才服务、合力攻坚、基础保障、督查考核10个方面明确50条措施,促进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脱贫致富想办法、提技能、建渠道等一系列工作能力的提高,通过抓党建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教育培训纳入年初干部教育培训计划,2660人通过各类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干部们结合实际,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创新,对促进群众致富产生积极作用。

春赏梨花、夏看葵花、秋收硕果、冬养土鸡。隆治乡桥头村的第一书记李玉兰,立足本村的果树、土地优势,种养结合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户藏玲玲说:“我从2016年开始就在村子里的千亩葵园里打工,每年能挣到上万元,还能照顾上家,村里有时间的妇女还在游客服务中心当服务员,工资也不少。”民和利用县内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推进三产融合,带动627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民和县还投资2000万元对养殖效益稳定的贫困户实施以奖代补鼓励政策,对养殖数量少、无养殖能力及无条件的贫困户采用“借母还仔”“合作社托养”“养殖大户代养”方式进行扶持,带动1514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投资2.27亿元扶持4.2万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项目,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

想起4年前干部们来家里给他讲政策的情景,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东七村村民马成福仍然非常感慨,若无他们的鼓励和引导,他一定不会出去闯。看着长期身患重疾的父母和幼子,身为家里“顶梁柱”的他于2016年参加海东拉面经济带薪、在岗+实训项目,掌握了面匠技术,2017年起前往江苏南京打工,月工资5000元,仅用两年就脱了贫。化隆县按照培训成功一名、输出一人模式,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拉面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工程,其中“创业+中式烹饪”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400人次。

让传统产业成为致富新引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秀日村成立了循化县秀日藏酒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阿尼霞梧牌”品牌。村主任完玛黄青介绍:秀日村酩馏酒用阿尼霞梧峰山泉的水和黑青稞酿出的酒味道独特,一直被十里八乡誉为“酩馏之乡”。公司坚持收购村民酿制的散酒,通过二次提纯、精美包装和正规销售,实现从零散酿制到集中产销、从自家饮用到市场供销,带动了全村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脱贫攻坚的堡垒。经过多年的努力,海东市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全心全意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服务,凝聚了干群团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海东市各级党委(党组)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强本领,提高内生动力,让每个贫困村庄、每个贫困家庭的小康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党建“三联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商贸产业园
下一篇:贵州麻江“党社联建·村社合一”实现全覆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