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青海:挖掘红色资源,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2020-03-31 11:18:15    光明日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立足本地红色资源、挖掘身边的典型事迹,以身边的事感召身边的人,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激发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热情,推动主题教育工作走深走心走实取得实效。

“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是‘两弹一星’的诞生地,我们‘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已累计作了近271场宣讲,有25万名干部群众聆听过我们的报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昌说。

“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铸就的伟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青海省委组织部以“初心与使命”为主题,充分挖掘和运用“两弹一星”等青海丰富的红色精神资源,挖掘了“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牧民省长”尕布龙等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党性教育资源,牵头打造了《“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开路”精神》《牧民省长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奋斗”精神》《可可西里保护区巡山队员“坚守”精神》5堂情景式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辈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和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并以此为参照对标找差距、抓整改。

截至目前,已有三批共589名援青干部人才和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19批博士服务团共234名博士聆听了《“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党课。据青海省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林元苍介绍,“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每批援青干部、博士服务团成员到青海任职的第一课。

“可以说这一系列以红色基因为主的‘精品党课’不仅成为青海干部任职的第一课,也成为党员入党的必修课,大学生弘扬精神的实践课。”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燕介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青海广泛开展学党史、学新中国史,讲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情怀、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比如,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首家“理论+实践”红色党校、“红色班玛”党员干部教育品牌、话剧《草原之子》、秦腔《尕布龙》、校园原创话剧《永怀之歌》等,将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融入主题教育活动当中,宣传革命文化,讲好党史故事,极大提高了红色文化影响力。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青海省把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变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行动,不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同时,结合青海实际,在全省形成了“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身边典型”三位一体的主题教育模式,红色基因、红色元素已完全融入全省的主题教育之中。

今年4月14日,是玉树地震十周年,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运用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特有精神财富,教育党员、激励干部、鞭策队伍。自去年10月开始,玉树州连续举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情景式党课巡回演出活动,以“感党恩、铭党恩、报党恩”为主题演绎玉树抗震救灾的艰辛历程和波澜壮阔的重建奇迹,巡回演出历时8天,演出7场(次),30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参加活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组建“宣讲大篷车”,看红影、唱红歌、讲党课,用农牧民愿意听、听得懂的老调新词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深入推动主题教育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海东市循化县挖掘和利用独有的西路红军红色文化资源,对现有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全面提档升级,设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让红色教育成为循化县主题教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依托“红军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把握红色本底,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打造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主题教育新模式,引导广大牧民群众感党恩、跟党走。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抽调长期从事党史工作、精通藏汉双语的党员干部成立“红旗宣讲团”,把主题教育搬到田间地头、送到基层党员身边。

(本报记者 万玛加)

原标题:挖掘红色资源,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抗疫一线检验入党初心
下一篇:南京做实“网格党建”让群众暖心安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