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闻令而动。
在山东省滕州市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一个个“红袖章”跃动飞舞,十分耀眼,他们用赤诚的红色,铸就了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色盾牌。
流动的防火墙
“这不是俺该做的吗?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在滨湖镇民生村,已退休的党支部书记生兆龙,正在带着儿子生军成用自家三轮车为全村进行消毒灭疫,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群众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我得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对得起胳膊上的红袖章”,生兆龙正在配制消毒液,“作为村里党员,在关键时候,就得义无反顾的站到最前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就要挺身而出。
1月24日,除夕。
“乡亲们,给大家拜个早年了!今年这个春节不寻常,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了咱们大家的安全,一定要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防止得病!”枣庄市选派官桥镇轩辕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士新一大早就来到村办公室,接着村广播上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随后,他习惯性的摸起已经褶皱的红袖章,拿起扩音器急匆匆的向村口走去……
2月5日23:10,零下3C°。
洪绪镇西侯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恒领、村委会主任吕艳秋,在村口卡点边值守边梳理着明天的工作重点。“虽然夜晚出入村人员车辆比较少,有时一晚上没有一个出入村的。但我们值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决不给疫情任何输入村庄的机会。”
“党员要听党的话,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张汪镇北渠庄村老党员渠志仟,86岁高龄仍坚持在村口和其他党员一起执勤,“我1958年入党,党龄62年,入党的时候宣誓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带上红袖章,就是信任、就是责任、更是光荣”,柴胡店镇高桥村防疫志愿者王夫锁一大早就戴好口罩、袖标赶到路口执勤点,与村干部一起在路口值守……“在我困难的时候,是镇上和扶贫干部无私帮助我,现在该我回馈社会了,别的不会,执勤还是可以的。”
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有人负重前行。正是无数“红袖章”在抗疫一线的舞动,才有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流动防火墙。“看到党旗飘起来,心里就踏实,感觉党就在身边”,群众经过村口执勤点都会由衷的感慨。
温暖的运输队
疫情无情人有情,封村封路不封心。
“真是太方便了,有需要直接给我们书记说,第二天就能送货上门!”2月7日,大坞镇单庄村委会门口停了一辆特殊的箱式货车,里面装满了新鲜的蔬菜、水果、面包、肉类、元宵、纸尿裤、卫生纸等生活用品,还有种植生产急需的汽油、柴油、塑料薄膜等农资,简直像一个流动的“百货市场”。
“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又临近元宵节,村民物资需求量较大”,村党支部书记刘法银介绍道,“为降低接触风险,我们开通了便民直通车,村民通过村微信群下单,由党支部统一采购分发,并且让利采购价的20%”。同时,对采购、运送蔬菜的车辆人员实行“日巡查、日消毒、日登记”制度,统一佩戴红袖章,严格落实每天两次体温监测,让温暖的直通车更安全,群众吃用更安心。
人间自有真情在,隔离病毒不隔爱。善南街道实行“温馨工作法”,为居家隔离人员制定1名领导干部、2名街居干部、1名医疗服务人员和1名生活保障人员“6+1”服务机制,帮包人员统一佩戴红袖章,通过微信视频、上门对接等方式,聊家常、谈工作,适时宣传心理健康和疫情防控知识。同时,统筹资金购置感冒药、温度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品以及米面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建立“你点单、我送单”模式,解决部分人员个性化生活需求,让居家隔离人员体会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开春的新希望
2月4日,立春,又被称为“开春”。
此时正值“中国马铃薯之乡”核心产区界河镇春季马铃薯集中种植的季节,错过农时,将会为群众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全国的马铃薯供应。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疫情防控两不误,界河镇成立了68个党员突击队,由支部书记任突击队长,胸别党徽、袖带红袖章,纷纷走到田间地头,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和骨干农技志愿者作用,组织各类技术人员近10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农业技术指导。
为保障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南沙河镇建立了“上门菜单式服务”,7条工作线帮包到具体企业,主动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各企业严格按照复工前“六个必须”,复工后“七个坚持”的规定和流程,从复工准备、审核验收到逐级报批均明确专人靠上、全程负责到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定能够迎来满园春光、战疫胜利!(山东省滕州市委组织部 郑广灿 付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