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进入线网时代

南昌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2020-12-28 15:58:06   

12月26日下午14:00整,南昌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市民肖女士买到了3号线第一张车票

 

伴随3号线的开通,市民翘首以盼的“地铁线网时代”也如约而至。

活动现场,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云峰对地铁3 号线整体情况进行介绍。

据了解,南昌地铁3号线南起银三角北站,北至京东大道站,共串联起五区一县。线路全长约 28.69公里,共设 22 座车站。在八一馆站与1号线换乘,在青山路口站与2号线换乘。

 

 

运作模式创新南昌首条PPP线路

3号线是南昌市首条采用 PPP 模式投融资及建设运营的线路。项目交易结构为A+B模式,A部分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程和土建工程,由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负责实施;B部分主要包括轨道工程和机电工程,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作为牵头方的社会投资人,与政府出资人代表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合资成立南昌中铁穗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资源开发工作,特许经营期为25年。

 

 

施工技术先进在实干中击破难点

3号线沿线建筑物多、年代久远、场地狭窄,周边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需下穿青山湖、象山南路老旧房屋、文物保护区等上百处重大风险源。

在车站施工方面,采取了十余种建筑物加固措施及围护结构成槽施工工艺,有效保障了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在盾构施工方面,建立了南昌地铁“智慧大脑”——盾构信息化施工管控平台,创新采用钢套筒+玻璃纤维筋技术、混凝土箱体+玻璃纤维筋技术,衡盾泥、克泥效、减成泥等新材料,确定了适应南昌地层的渣土改良配比,优化了盾构机配置,成功克服了富水上软下硬复杂地层、高土压环境下刀盘结泥饼、螺机喷涌等一系列难题。目前,7项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为确保3号线如期开通,南昌地铁和中铁穗城公司,积极发扬铁军精神,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资金、技术、人员投入,顺利推动3号线于2019年12月30日实现“洞通”,2020年5月16日实现“轨通”,2020年5月31日实现“电通”,并于今日实现通车。

开通意义重大连通南昌“南北大动脉”

3号线紧密连接南昌县、青云谱区、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高新区6大片区,使地铁线网向老城区的南北方向扩展,实现了地铁对全市各个方向主要客流走廊的覆盖,打通了南昌“南北大动脉”。并由南向北串起南昌“人文风景线”:八大山人景区——绳金塔——新四军军部旧址——八一馆——青山湖——艾溪湖等人文风景区,有力提升南昌旅游城市形象。

 

 

运营大脑智能各项系统智慧先进

一是引入先进系统。信号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控制技术之一,3号线信号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的CBTC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了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的结合,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保障了运营安全,提高了运营效率。二是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集中化管理。三是建立智能化管理调度系统,具备人员位置监控、音视频监控、报表统计、数据存储、人员轨迹查询、手机 APP 随时查看等功能。四是建立适合南昌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数值分析模型,确定相关计算参数,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经济适用的综合轨道减振措施。

设计科技时尚彰显城市文化脉络

全线采用“科技之光,脉动洪城”的设计理念,设5座特色站:八大山人站、江铃站、绳金塔站、六眼井站、火炬广场站,分别提取八大山人的《乡人约南登》画、集装箱、绳金塔外观建筑、井的轮廓、“蓝色科技树”为设计元素,彰显不同的主题特色和文化内涵。

时间票价统一三条线路保持一致

为便于市民充分体验线网的通达性,最大程度提升服务质量,3号线服务时间与既有线路保持一致。首班车时间为6:00,末班车时间为22:30,共计16.5 小时。

票价及优惠政策与既有线路保持一致。开通初期运营以后,采用计程票制按里程分段计价。依照“分级递进、递远递减”的原则,起步6公里以内2元,每增1元可乘坐里程分别为:6、8、8、10、10公里。支持鹭鹭行APP、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联、洪城一卡通等方式扫码或购票进站。

此外,3号线车辆均为B型车,采用6节编组,配属32列,列车载客量为1460 人/列,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单程运行约需50分钟。上线20列车(运行18列+备用2列),行车间隔6分钟,单站停站时间30-40秒,每小时开行对数为10 对,每小时运力为1.46 万人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乘风破浪潮头立
下一篇:南阳市宛城区:产业扶贫 强村富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