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榆林市经济总量2621亿元,到2019年底,经济总量4136亿元,年均经济增速7.7%。经济总量从2015年全国排名第61位,上升到2019年第54位,处于西部城市第6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904元和13226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1.2倍和1.4倍。”11月12日,在“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胜利表示。
把榆林建设成“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
在“十四五”期间,榆林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三二二一”发展布局,坚持“一个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实现“三大目标”,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
提升“两个水平”,全面提升榆林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把全面从严贯彻到党的建设全过程中;实现“两个更好”,更好地支撑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一个定位,要把榆林建设成“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到2025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城市50强。
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坚持安全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构建大生态格局,去年,榆林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绿色矿山、绿色油气井、绿色工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做好四废工作,危废、固废、医废和废水循环再利用,把资源“吃干榨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主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障经济安全,不断调结构、促转型,确保经济能够高质量发展,使榆林经集不出现大起大落,提高榆林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
实现从“三个转化”到“三个转变”,“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坚持园区承载,构建榆神工业区、榆横工业区、靖边能化园区、锦界工业园区和神府电力外送产业带“四园一带”总体承载体系。推进能化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建设榆林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建优中心城区,构建空间优化、环境优美、功能优良的城市,“十四五”末,力争榆林主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左右,建强县城,以县城为主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交通运输中心、区域文化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苹果、羊子、小杂粮、马铃薯、蔬菜5个百亿级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美丽乡村,使农村成为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令人向往的地方。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发挥中科院的科技引领作用,共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积极打造成一区三基地,发挥榆林学院基础作用,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支持力度,让企业在科技创新这个主阵地中发挥它的主体作用。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共享一批顶尖人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提升民生和社会治理水平
深入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加大开放力度,把榆林打造成向西向北开放的窗口和门户。精心打造科创新城,紧紧抓住科创新城这个新引擎,打造创新的、示范区和引领区,把榆林科创新城打造成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和未来之城。
提升教育水平,提升卫生医疗水平,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文旅水平,把榆林打造成区域性文化中心,西部文化旅游目的地,不断推进榆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张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