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开封:大宋不夜城 夏日“烟火气”

侯琳琳 于思远 常力元    2020-06-30 16:51:58    人民网

“这儿有皮儿焦馅儿香的羊肉炕馍咯!”寻着这声吆喝穿过人群,一条长龙般的队伍出现在眼前,大家都是为了吃一口俺家刚出炉的羊肉炕馍。 “开封鼓楼夜市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俺家的羊肉炕馍就在这里卖了,有本地回头客,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商户海老板介绍说。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封夜市就按要求“闭市”了,直到4月份,开封夜市才开始“复市”。海老板兴奋地说:“终于又热闹起来了,赋闲在家的我们,经营状况大不如从前,我们商户都期盼疫情早点过去,早点开张营业!”

为了准备夜市“复市”,政府对夜市上的商户进行了抽查,像甜食、烧烤、酒菜等行业,每个行业分别抽查了3名商户,以保证夜市安全“复市”。

“以前,一眼望去,夜市的各个角落,都是品尝美食的食客,要想找个位置坐,得在旁边等着前面食客吃完起身,才有机会抢到座位。刚复市的时候,生意大不如前,如今快7月份了,生意好了,营收多了,每晚都能排起长队,我更要对我的食客保证味道,不负他们的支持和喜爱。”

像海老板这样的夜市商户,开封鼓楼夜市一共有237家。

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6点40分,开封鼓楼夜市的商户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鼓楼街东西南北的街头,开始有序地进场。5分钟不到,所有商家便已进入指定位置并准备完毕,静待食客们的到来,开封人民的夜生活随之拉开帷幕。

“热黄焖鱼!”

“烤面筋鱼豆腐喽!”

“麻辣羊蹄,五香羊蹄!”

“烤羊肉串,烤腰子喽!”

“炒凉粉喽!”

……

置身夜市中,各种小吃商户的吆喝声、食客们吃喝的喧闹声、穿梭在城市中的车流声,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

“吃夜市肯定要来开封啊!”来自郑州的徐女士手中正端着杏仁茶和红薯泥,她说,在宋代,“坊”和“市”的分离被打破,就形成了城市中的夜市,由此可见,宋朝以来开封人民的“夜生活”就开始逐渐丰富,开封的“夜经济”也在逐步发展。因为鼓楼夜市入选全国“游客喜爱的十大夜市”,所以跟朋友专程来开封鼓楼夜市尝尝。

其实,在鼓楼夜市中,有很多店家是从夜市刚开始运营时就存在的。正是这些“元老级”店铺和美食的支撑,开封夜市才会保持稳定且大量的客流量。

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夜市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为了准备开封鼓楼夜市“复市”,进一步推动开封夜经济的复苏,开封市政府也出台了惠民政策。

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商业区发展服务中心夜市科科长姜纪尧介绍,为了大力支持参与鼓楼夜市经营的店铺,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商业区发展服务中心夜市科决定,减免各店铺4个月的租金,鼓励大家重整旗鼓,给2020年起个好“头”。

“考虑到安全问题,开封夜市也做了相应措施,每天参与经营的店铺都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由工作人员检查后才可入场。”姜纪尧说。

卖涮牛肚的白老板竖着大拇指:“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都特别积极,最近生意也变好了!”

开封鼓楼夜市,只是开封夜经济复苏的一个缩影。

到开封要吃好,还要玩好。除了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等传统餐饮街区,开封已成特色的“夜经济”街区还有复兴坊、鼓楼里等特色购物街区;上河城小吃街、汴梁八景苑、老味吃街等室内美食街区;东京梦华半亩园、七盛角文化街、宋都古玩城、开封文化客厅、开封市文化创意中心、960非遗文化产业园A区等休闲街区,实现业态集聚,正在形成新的吸引中心。

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张英俊介绍说:“开封市对发展夜经济极为重视,近年来,开封不断丰富夜市、夜游、夜购、夜娱、夜宿等夜休闲项目。”

2019年3月,开封市成立了开封市委古城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9年4月开封市颁布《关于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开封文旅“柱石”产业,重点培育夜间旅游、每两年开展一次“明星夜游项目”评选活动,评选成功者可获得10万元奖励,对每年演出200场以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出的实景演出项目奖励100万元。据统计,每年开封市用于文旅项目的奖励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对夜游项目的奖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另据悉,开封在做好古城墙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夜游项目,伴着夏日的微风在开封街头走一走,听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再伏到城墙的一隅,便会被熠熠生辉地古城夜景所折服。

“吃完夜市,到城墙和大宋御河夜游,开封的夜生活太有魅力了!我的城市又‘活’起来了。”开封市民孙先生满脸幸福地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助力夜间经济,“老字号”品牌齐聚烟台大悦城
下一篇:强降雨已致湖北近150万人受灾 长江武汉关水位预计7月1日超设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