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改造完成128座垃圾楼,每个街乡至少一处具备分类功能垃圾楼;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7座垃圾处理设施,餐厨、建筑垃圾处理能力全市最大……当前,朝阳区形成了从前端投放,到收集转运,再到末端处理消纳全过程特的有垃圾分类、处置模式。
社区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终端 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显成效
记者在位于八里庄远洋天地小区的中心小广场看到,一个通体呈黄色的像大盒子一样的装置格外醒目。八里庄街道城建科副科长王月晨告诉记者,与其他地区不同,在远洋天地社区除设置常规桶站外,还引入了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大智盒子”。
“它可以对居民家中日常产生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进行识别。居民只需手机注册,每次投放垃圾前输入电话号码,投放后,机器可自动为投放垃圾称重,并根据重量进行积分,居民凭借积分可以兑换常用生活物品。除垃圾投放积分兑换功能外,‘智能盒子’还具备快递存取、闲置物品寄卖等功能。”“大智盒子”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远洋天地家园社区日均分类厨余垃圾400余公斤,厨余垃圾分拣率达到8%以上,日均回收可回收物300余公斤。
已建成16个垃圾中转站 年底前改造完成128座垃圾楼
位于朝阳区八里庄的国棉一厂密闭式清洁站,服务范围为周边半径3公里,八里庄辖区爱这城小区、北印小区、甘露园北里小区、中泰雅轩小区等多个小区和社会单位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流向这里,再从这里出发运输至终端消纳处理。国棉一厂密闭式清洁站已具备垃圾分类功能,这里日产垃圾量18吨,其中厨余垃圾约3吨,其他垃圾15吨。清洁站配备了8立方其他垃圾箱两个,8立方的厨余垃圾箱一个。
“厨余垃圾每天清运一次,其他垃圾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清运,两个其他垃圾箱交替使用,确保源头垃圾运来及时压缩存放和清运。”朝阳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站还安装有称重设备,社区垃圾清运车辆进站后扫码,数据显示后实时上传,可以对垃圾量进行精确计量,追溯垃圾来源。
其它垃圾在这里暂存后将按照要求清运至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或小武基转运站进行处理,厨余垃圾则清运至大屯转运站处理。
据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固废科李树茂科长介绍,朝阳全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已经陆续上岗,引导居民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同时为配合好源头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底已建设完成16个垃圾中转站,2020年底还将完成128座垃圾楼升级改造工作。
朝阳区是首都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一些小区产生的垃圾往往因运输路程遥远、交通拥堵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清运。为解决这一问题,朝阳区在全区范围内专门建设16个垃圾中转站,用于临时存放其他垃圾,不仅减少前端垃圾清运半径,增加清运频次,还有效避开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朝阳区不仅在源头多措并举,多种方式鼓励、引导辖区居民将垃圾精准分类,还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如今,最初单一的垃圾填埋场,逐步整合为集填埋、生化、焚烧、废弃物资源化等各种方式于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目前,园区建成了高安屯焚烧发电厂、朝阳清洁焚烧中心、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高安屯卫生填埋场、废旧物资回收中心等7座垃圾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