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中华田园犬或将被禁养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根据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比特犬、拳师犬、法国狼犬等40多个犬种被列入禁养名录,中华田园犬也赫然在列。一石激起千层浪。
梳理各地条例,合肥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早在2007年,杭州就规定中华田园犬等33种烈性犬在公寓楼里禁止饲养;2018年,成都公布的22种禁养犬中也包括该犬种;重庆发布的烈性犬名单中,中华田园犬同样榜上有名……然而,许多城市并没有亮起红灯。这便是使人困惑的地方,它到底是不是烈性犬?为什么有地方算,有的地方却不算?
中华田园犬,一般来讲就是大家对土狗的统称,它之所以饱受争议,或许跟驯养历史有关。诸如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金毛犬等,经过了严格的选育和驯养,基因趋向稳定,性格较为温和,因此被广泛接纳。但中华田园犬并未经过严格意义上的“宠物化”,它们多被用来看家护院,养育简单随性,虽然生命力强、适应性好,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基因不太稳定,有的很温顺,有的很暴躁。各地将其纳入烈性犬名单时,普遍使用了这个理由。
但是,基因只是“烈性犬”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中华田园犬种类繁多,既有性格温顺的小型犬,也有形似野狼的大型犬,不能一概而论。农业农村部确定的49种烈性犬名单中,中华田园犬并不在其中。一些地方擅自将其纳入“烈性犬”范畴,涉嫌将概念随意扩大化。况且,这是几千年农耕背景下的特定产物,寄寓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意象,无论是情感上还是风俗上,市民都有需求。因此,“一刀切”没有做到概念统一,也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抽离具体枝节上的争议,最终还要回到治理思路上去。一些地方将中华田园犬界定为“烈性犬”,并不是真的认同它的烈性,而是试图找到管理的捷径。诚然,中华田园犬的绝对数量大,造成了不少犬患问题特别是无主犬、流浪犬问题。从源头规定“不能养”,似乎能减少后续矛盾,但事实证明,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如深圳曾将其纳入“烈性犬”,但屡遭舆论争议,去年经过摸查发现,还有8万余只土狗(含串串),最终将其挪出了禁养名单。
如何治理犬患,各方争论已久。目前多是通过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更适合当地的办法。但无论怎样管,精细化管理都是必然的方向之一。养犬虽然是件小事,但涉及人群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关系到百姓生活安全感、幸福感,很考验基层治理部门的能力和水平。说到底,管狗的核心是管人,与其动辄搬出“禁养令”,不如在规则和管理上多花点心思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