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政策市场共振 跨境电商逆势而上

2020-12-25 13:36:40    中国商报

 回望2020年,在疫情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重大挑战的形势下,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国际物流服务的跨境电商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回稳的“加速器”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能。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3%。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上升至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利好政策集中落地

疫情之下,52.8%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跨境电商逆势增长的新标注。测算显示,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整体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2020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7万亿元,今后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能有力刺激消费市场,为外贸出口注入持续动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海外疫情对外贸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在传统外贸线下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在疫情防控下,每个人都感受到电商服务的快捷、安全和强大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已成为业界共识。全面支持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是外贸创新的重点工作。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中国宣布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等四项重大举措,明确提出:“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此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商的政策,力度不断加码。仅仅在进博会开展前的5个月里,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就已经历了多轮扩容,更多企业可以享受一次登记、一点对接、简化申报、优先查验等便利化措施。

李兴乾表示,全面支持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是中国外贸创新重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电商服务的快捷、安全和强大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已经成为业界高度共识。”

 

打开外贸新通道

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4800余家,同比增长59.6%。前三季度,跨境电商保持52.8%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大批传统贸易和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帮助相关产业链迎来发展新机遇。

凭借低成本和限制少等优势,跨境电商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外贸新通道,同时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洞悉市场需求,搭建转内销渠道。如苏宁上线“助力出口企业转型”专区,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快速拓展国内批发市场;京东推出“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助力外贸企业搭建线上销售体系。

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便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打开了广阔空间。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企业内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高于全部企业销售收入增速5.9个百分点,出口企业内销市场份额由1月的12.2%提升至9月的13.8%。

专家表示,疫情促使全球消费从线下转到线上,跨境电商呈高速发展态势,未来跨境电商在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这一年,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纷纷加大了跨境电商渠道的布局。据了解,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包括达能、雀巢、雅培等多家跨国公司均表示,旗下新品多会通过跨境电商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新兴品牌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孵化,尝试突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和西达摩咖啡积极参与天猫国际的“双11”促销,以最快速度将产品运往中国。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咖啡相关负责人阿勒姆介绍:“在天猫平台上销售我们的咖啡产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我们非常看重这个机遇。”

全球范围内的跨境电商空间正迅速打开,跨境电商也成长为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引擎。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跨境电商的高速成长,对中国外贸贡献率提升显著,也将鼓励更多企业拓展新的发展模式。“一边是很大的对外贸易规模,一边又有很强的上台能力。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线下贸易也走上线上,这为我国对外贸易打开了更多的新空间。”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疫情严峻,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更加凸显,跨境电商打通传统贸易多个环节,极大便利贸易流程。长期看,跨境电商实现国内优秀供应链与海外巨大市场的直接相连,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符合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依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焦关键领域 新一轮扩内需大幕将启
下一篇:信用债发行规模创新高 实现“多增万亿”目标无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