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远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通知提出了到2022年和2025年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要加快推进的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通过完善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大力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加速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根据意见确定的目标,到2022年,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建立统一规范、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普遍推行,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在法律法规方面,将推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等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法律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快形成有利于完善快递包装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此,将研究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细化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各环节管理要求;制定《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快递包装治理的监管手段和具体措施。
同时,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统一指导快递包装标准制定工作。制定覆盖产品、评价、管理和安全各类别以及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图。统一快递绿色包装、循环包装的核心关键指标要求,解决部分标准引用层次复杂、关键指标不清晰、内容互不衔接等问题。
抓紧制定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标准约束力。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与包装产品标识标准,进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递包装标准,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和可降解包装产品标识制度。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
包装垃圾治理亟待推进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快递业务量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增加,尤其是产生的快递包装废弃物等相关问题引起各界关注。
中国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资环部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提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问题,既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全面转型的新题、难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近年来随着快递行业逐渐壮大,快递产出的垃圾越来越多,问题不容忽视。仅以包装为例,就包括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等七大类。过量包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至90%。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院长林翎表示,快递包装废弃物可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快递包装垃圾治理亟待推进。
明确寄递企业主体责任
此次八部门出台的意见,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主线,推进快递包装产业链和供应链绿色转型,提出要加强快递包装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升级完善快递包装相关标准,对促进绿色包装转型升级、防治快递包装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近日透露,经与山西省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决定把快递包装治理纳入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将引导寄递企业加大可降解塑料包装和可循环包装的使用力度,力争各寄递企业可循环快递箱(盒)、可循环中转袋在省内实现本品牌网络流通全覆盖。山西省将建立快递包装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的联动机制、邮政管理与相关部门的行业生态环保会商机制,组织开展快递包装领域塑料污染治理专项监督检查,促进行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管爱光日前表示,虽然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一是政策供给亟待强化,目前针对快递包装绿色应用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供给不足;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待加强,个别企业总部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存在虚化弱化等问题;三是上下游协同治理有待加强,由上游电商经营者提供的包装在快递包装中占比较高,电商经营者随意包装和过度包装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上下游协同治理;四是绿色供给相对不足,针对行业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研发相对滞后,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模式无法满足行业绿色发展的需要。
“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指导各地邮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加快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推动寄递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落实邮政业污染治理的地方属地责任。”管爱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