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多方发力 新一轮5G建设蓝图加快绘制

2020-12-11 11:21:01    经济参考报

多方发力 新一轮5G建设蓝图加快绘制

业内称明年新建5G基站或超百万个 高新视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迎新机遇

面向2021年的5G建设规划正加速制定。记者日前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处获悉,多方正加紧制定和出台2021年5G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推进5G网络面向省会、市县和大乡镇进一步覆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5G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业内指出,在系列政策支持下,明年全年新建5G基站或超过百万个,有望初步实现全国覆盖;5G高新视频、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在稳投资、促消费、培育新动能方面释放更大潜力。

 

多方加紧制定明年5G建设目标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多方展开新一轮5G网络建设规划。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目前工信部正会同运营商制定明年的基站建设计划。

地方层面的建设目标也进一步清晰。上海日前出台的《上海“双千兆宽带城市”加速度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在5G SA全面部署完成的基础上,2021年实现5G SA全面商用,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室外深度覆盖。作为5G发展的首批试点城市,张家口提出到2021年,建成5G基站3000座以上,率先在冬奥会崇礼赛区、重要交通枢纽、京张高铁和京礼高速沿线及其他核心热点区域建设5G试商用网络。

电信央企的5G计划正纷纷出炉,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和市县、乡镇等“下沉”市场加快5G网络建设。例如,中国移动2021年的目标是要基本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5G良好覆盖,完善3+3+X数据中心布局,装机能力提升至108万架。中国广电2021年将通过共建共享方式,大力推进5G网络覆盖省会、市县和大乡镇。中国联通则提出确保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5G网络的规模部署,基本实现主要的城区、高速公路、铁路、重点县城和大乡镇的区域性的5G网络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0万,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商用步伐加快,基站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2021年5G建设将全面提速,全国有望新建5G基站超过100万个。

 

政策资金支持再发力

围绕5G建设与发展,各方面支持政策正密集出炉。工信部日前召开的扎实推进5G发展座谈会指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5G发展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充分释放5G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巨大潜力。推进行业标杆性应用落地,在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基础网络体系,推动5G建设全面提速,提高覆盖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资金支持将再加码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支持各地在站址资源获取、资金补贴等方面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地方上,湖北表示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连续3年对新建5G宏基站给予补贴,同时安排政府专项债券支持5G基站建设;广东省财政将统筹相关专项资金支持5G网络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

社会资本将进一步调动起来。例如,上海提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设立5G产业发展基金。广东明确对符合投资范围的5G企业及重大项目,省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创业基金要加大投融资力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ICT研究室主任孙美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5G新基建在更大范围铺开,5G业务将逐步从消费领域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5G+各行业融合应用场景也将全面打开。通过加速形成5G建设与应用双促进新局面,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优化网络及信息消费模式,充分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加速应用落地仍是重点

在业内专家看来,与紧锣密鼓展开的5G网络建设相同步,扩大5G应用仍是下一步的重点。邬贺铨指出,当前5G终端发展品种多样,但面向用户端尚未出现令用户眼前一亮的应用,面向2021年,超高清、VR等相关内容开发需要进一步提速,同时5G+工业互联网仍在起步阶段,需要加快融合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促进应用的相关部署正在加速落地。在推进5G高新视频落地应用上,12月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完善4K/8K超高清视频技术标准体系,推进5G高新视频落地应用,推出高新视频新产品和新应用。面向工业领域,工信部将大力推广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五大创新模式,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向更多实体经济行业延伸。

地方近期也频频规划未来5G重点应用领域。例如天津将积极推进5G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深度融合;北京将开展5G超高清视频直播、自动驾驶、自动化物流等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广东将在5G+智慧城市、5G+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5G+产业、5G+智能交通等方面开展重点领域5G应用试点示范。

拓展融合应用也将进一步释放5G的乘数效应。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5G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指出,预计到2030年,由5G产业总体带动的GDP将达到5万亿元,并深度赋能制造、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发展。

孙美玉指出,2021年5G的C端应用有望迎来一个爆发期。伴随4K/8K、VR/AR等技术的不断创新,5G+超高清视频、5G+VR行业C端用户体验将更为丰富,手机等智能终端也将实现全面升级,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将进一步完善。

她表示,工业互联网5G专网建设将成为2021年产业界各方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城市管理、电力、交通、医疗等方面,B和G端融合也衍生出一系列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2021年示范效应将更加突出。(记者 郭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济动能恢复 “宽信用”退出渐近
下一篇:我国外贸切实发挥全球稳定器作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