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互联网巨头抢占社区团购风口

2020-12-08 13:49:14    中国经济网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互联网巨头进场卖菜的消息不断。

12月1日,手机淘宝和支付宝在湖北地区上线“淘宝买菜”业务,采用社区团购模式。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区团购业务开放核心流量资源。

除了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烧钱卖菜大战愈演愈烈。《证券日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1分钱可以买到多种蔬菜和水果。

为了吸引流量抢占市场,互联网巨头深谙其道。这种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巨头烧钱抢市场,吃瓜群众看戏薅羊毛。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社区团购是巨头的游戏,未来行业整体竞争将从原来的资金规模以及粉丝数量往产业链完整度,供应链一体化及粉丝质量和客户体系及客户黏性方面去竞争。

 

1分钱卖菜背后

《证券日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app中看到,在新人专享区,黄豆芽、板栗南瓜、百香果以及橙子等多个品种售价均为1分钱。

同时,也有不少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售价仅为1.99元,比超市以及菜市场的价格要便宜很多。如此打折力度,让不少人专门下载app来薅羊毛。

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不断加码社区团购平台,滴滴试水“橙心优选”;美团上线“美团优选”,这一赛道的竞争日渐白热化。

除了巨头旗下的电商平台,从社区团购做起,已经打下一片天地的兴盛优选,正在发力扩张。

11月底,兴盛优选正式进驻深圳地区并启动运营,首批6000家门店齐上线。

对于互联网巨头的强势入场,兴盛优选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要被别人带偏了节奏。另外就是不断开拓新的城市,加速下沉市场的渗透,不断扩大自身规模,构筑更牢固的竞争壁垒。12月份预计进驻安徽,1月份进入浙江。2021年进驻山西、海南、云南等更多的省份”。

互联网巨头盯上卖菜这门生意背后,是这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20亿元。社区团购市场持续下沉,同时凭借便利的触达服务,实现用户的高度培养,预计中国社区团购市场未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到2022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兴业证券分析师表示,生鲜有望成为电商新的增长极,众玩家涌入社区拼团有望推动行业快速增长。生鲜为高频消费,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价值巨大,同时生鲜行业市场空间为万亿元级别,入局生鲜电商对于提振公司自身收入水平意义重大,看好各公司快速入局社区生鲜拼团,有望带动各大平台公司收入再上新台阶。

 

社区团购成最热风口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传统社区团购平台面临着一场硬仗要打。

而市场传闻兴盛优选的新一轮融资已经悄悄展开,对此,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暂时没有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无论融资与否,公司都会坚持落实“用户体验 舍命狂奔”的经营方针。

事实上,今年以来,社区团购正在成为资本热捧的风口。

5月底,十荟团完成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的8140万美元的C1轮融资;7月底再次获得鼎晖投资领投的8000万美元C2轮融资;11月底,十荟团宣布完成1.96亿美元C3轮融资。

今年7月份,兴盛优选完成C+轮融资,金额约8亿美元,本轮领投方为KKR,红杉中国、腾讯、天一资本等跟投。

“社区团购一定是未来新零售领域的风口之一。”朱丹蓬认为,中国消费者已经享受到整个社区团购带来的实惠、便捷安全以及高效服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而言,他们依托自身强大的产业链、物流以及服务体系优势等,将大幅增加客户黏性。

互联网巨头走到哪里,哪里就会面临洗牌。在资本的力量下,行业格局如何演变仍旧未知。从以前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来看,谁能在这个风口活下去并成为龙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对此,兴盛优选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卖菜”如此刚需的市场,消费体验一定是第一要素,烧钱补贴只能是阶段性的,是巨头们为了短期获取用户的一种惯用方式。共享单车、无人货架等等过往的竞争,都充分验证了,依靠烧钱是没有未来的,做不好履约,没办法提供好的服务体验,最终都是一地鸡毛。

(原标题:互联网巨头开启烧钱卖菜大战 抢占社区团购风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下一篇:创新引领 商贸服务业加速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