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银行"限额管理" 房地产开发贷持续收紧

2020-10-29 11:27:0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多位银行人士10月28日透露,四季度房地产开发贷呈收紧趋势,多家银行明确“限额管理”“好中选优”等原则。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优化相关政策工具,房企融资环境短期难言宽松。

 

银行收紧开发贷

房地产贷款收紧态势在数据中已有所体现。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

某大行浙江地区二级分行负责人表示:“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已明确了开发贷的收紧趋势,房地产开发贷收紧将主要通过限额管理方式进行。但本地房地产市场还不错,今年批的项目也挺多,近期总行要求‘好中选优’。”

“我行已对房地产开发贷实行限额管理,下半年几乎没有新增额度,需腾退额度才能继续投放。”华中地区某股份行相关负责人说。

某股份行北京分行人士表示,近一两年来,该行一直在压降开发贷规模,开发贷在贷款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投放上实行“限额管控+特事特办”的原则。“临近年底,四季度一般不放开发贷。”

 

融资管理料持续从严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表示,银保监会近期密集公布的银行罚单,频频提到贷款违规流向楼市、房地产开发贷监管不力等行为。银行在房企融资业务额度和贷款用途把控方面将更加谨慎。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影响逐步显现,有助于规范房地产企业过度加杠杆扩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融资需求,预计四季度开发贷融资需求增长较为温和。

周茂华分析,严控房地产贷款新增比例的政策取向未变:一方面,严控新增房地产贷款比例;另一方面,严控其他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融资将呈中性略偏紧格局。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有关部门遏制房地产金融化及泡沫化态度坚决,行业融资环境料难现宽松局面。

在发债方面,贝壳研究院研究报告表示,预计四季度房企境内发债难度将升级。境外发债方面,美元短期流动性增强,房地产业资本流入逐渐恢复,目前处于恢复加速阶段。人民币利率坚挺有利于提升外资对我国境内债市投资吸引力。

 

推动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推动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根据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和“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需要,研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居民债务收入比、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既要防范银行贷款过多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也要防范银行过多把贷款给予某个单一房企;对于居民债务收入比,其实就是要把握好首付比例,尤其是要防范各类首付贷等违规贷款;对于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也说明要不断研究房地产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风险比重。上述要求强调了对房地产贷款严管的导向。

中国银行(维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表示,要促进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更加多元化和透明化,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办好一场展赋能一座城 会展经济未来需适应新需求
下一篇:山寨明星短视频号生意经:半月吸粉10万 可卖7000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